王天军和他收养的三只猫。
小狸(左)、小白(中)、福宝(右)
王天军将“卡车猫王”四个字打在卡车的不锈钢护板上。
福宝坐在王天军的肩膀上。
与普通卡车司机不同,王天军在拉货的路上,有三只猫咪陪伴。福宝、小白、小狸,它们曾经四处流浪,如今聚在两平方米的驾驶室里,有了一个移动的“家”。在外人看来,王天军是救助流浪猫的好心人——只有他自己知道,猫咪带给他的快乐更多。
从17岁开始拉货,王天军的生活一直在路上。他自认是个流浪汉,风里来、雨里去,居无定所;捡了几只流浪猫,跟着他继续流浪。身份没变,只是更快乐了。
带着这份快乐,他给自己取了个名号——卡车猫王。“我没有称王称霸的意思。我姓王,开着卡车捡了这些猫咪,收养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是‘卡车猫王’。”
自封名号或许可以理解,但把四个大字打在卡车不锈钢护板上,着实有些高调了。不过,王天军坦然解释:“就是想借我小小的影响力宣传一下嘛,希望更多的人关注这些‘猫孩子’,让它们都能有个家。”
1984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作为县里小有名气的机修能手,王天军的父亲开始尝试跑车赚钱,17岁的王天军则很自然地坐在了副驾上。
当时跑车,运送的多是牛、马、骡子等牲畜,父子俩的足迹遍布山东、内蒙古、新疆和东北等地。在那个年代,可以坐着卡车到处跑,似乎是件很新鲜的事。然而,王天军却感觉不到丝毫惬意。“路上有说有笑是不可能的,我和父亲没有共同语言,聊天也是正儿八经地说事情。”大多数时候,两人板板正正、不苟言笑,直到目的地。无聊、劳累,是王天军对跑车最初的感受。
跟着父亲跑了十几年,换了四五辆车,30多岁时王天军开始独自跑车。后来,他加入了物流公司,走的是江浙到广东的固定路线,拉的货也变成了皮鞋、灯具、摩托车部件等商品。一切看似走向有序,王天军的心却依然飘着。
这种漂泊生活带给人的是双重折磨。
身体上的劳累不可避免。上货、卸货、盖雨布、拉网绳、保养车……仅是盖雨布一项,一个人做就需要两个小时,随着年岁增长,王天军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精神上的孤寂更难忍受。在路上,总是一个人,没人跟他说话,连倒杯热水都不方便。
进入物流公司之后,王天军断断续续有过搭档,直到四五年前,他才真正开始一个人跑车,流浪的孤独感也达到顶峰。
就在这时,他和猫咪相遇了。
2020年8月19日傍晚,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卸完货的王天军准备去吃饭,半路上,看到一只小奶猫正在一排垃圾桶旁边捡吃的。他蹲下身、伸出手,没想到猫咪很自然地靠了上来。
“看它挺可怜的,我也想养只猫有个伴。”王天军晚饭都没吃,就把猫咪抱回卡车,给它洗澡、喂饭,还用月饼盒做了一个猫砂盆。当晚,猫咪和他睡一个被窝,他也给猫咪起了一个可爱的名字——福宝。
之后,王天军又在2021年5月24日、2022年5月19日分别遇见了小白和小狸。“捡到小狸的时候,它只剩一把骨头了,我不能让它饿死呀。”在卡车里养猫并不容易,王天军每次救助流浪猫之前都会犹豫,又因不忍心一次次伸出援手。
就这样,以驾驶室为宅,以三只猫咪为伴,王天军在卡车上打造了一个移动的“家”。“家”里添置了高低床、水盆、猫砂盆,还有不少逗猫的玩具,这让两平方米的空间更显拥挤,“家长”却乐在其中。
如今,王天军到哪里都会带着三只猫咪,它们也成为路人追拍的“明星”。“小狸最听话,让干嘛就干嘛;小白最倔,性子最野;福宝属于温柔型的,只是后面养了几只猫,它没有安全感,性格有点变了。”王天军说起三只猫咪,就像聊起自家孩子一般,脸上会不自觉地挂着笑,“我还是更疼福宝一些,就像家里有男有女,肯定更疼女孩对吧?”
“不说24小时吧,就是上个厕所都想着赶快回去看看猫咪。”养了三只猫,王天军就被“拴”在了卡车上,再没住过旅馆。猫咪还要“搞破坏”,把卷纸扯得稀碎,车里内饰也被抓花。
不过,相比起猫咪带给他的快乐,这小小的“困扰”变得微不足道。“我疲劳的时候,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往驾驶室一坐就不动了,猫咪就像能看懂你的心情一样,过来蹭蹭你,让你抚摸它,还会在你怀里打呼噜,非常治愈人。”王天军说。冬天冷的时候,他和三只猫还会抱团取暖——小白喜欢钻被窝,小狸窝在他耳边,福宝趴在他两脚之间。
更多的时候,三只猫咪给予王天军的是默默陪伴。
“它们为啥那么听话?还不是因为我经常跟它们说话呀。”在路上,他把三只猫咪当成聊天的对象,会有一搭没一搭说点啥,“它们能听懂的,有时还会回应呢。”
不仅如此,载着三名“家庭成员”,王天军感觉身上的责任感更大了,开车也更加谨慎,时刻提醒自己,困了乏了不能开车,一定要注意安全。
“我们是平等的,相互安抚的关系,我抚养了它们,它们带给我的快乐更多一些。”王天军说。在卡车里养猫虽然累,但他觉得值得,特别是能够延续这群“小毛孩”的生命,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