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
你想离开地球表面去月球或者行星上来一趟太空旅行吗?近日,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上,关于太空旅行的话题掀起热烈讨论,而电影《流浪地球2》中惊艳亮相的太空电梯,在公众点赞排名中一马当先,获评“最受大众期待的未来科技”。
人类距离登月旅行的距离有多远?火星移民计划到底靠不靠谱?如何科学合理地认识太空旅行这件事?日前,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了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空间科学传播专家工作室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听他聊了聊太空旅行究竟靠不靠谱。
在吴季所著的《太空旅游》中,有这样一段描述:“降落到月面,亲身体验“阿波罗11号”宇航员登月时的心情,体会只有地球1/6重力的奇妙感觉,回望独自在黑色的宇宙中旋转的蓝色地球,是月球旅游最吸引人的地方。”
人类现在为太空旅行似乎已经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但人类真的做好准备了吗?“现在人类在进入近地轨道的能力方面没有问题,这项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所以美国航空航天局让私营公司进行商业化运作,从而降低成本。”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告诉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当下,近地轨道太空旅游没有问题,但问题是项目价格太高,如何通过商业航天或者借鉴科幻作品中的一些新技术,把价格降下来才是关键。“当然最理想完美的情况就像《流浪地球2》中一样,研制成功太空电梯,让普通人可以花不多的钱通过太空电梯进行太空旅游,看美丽的地球和璀璨的星空,体验奇妙的失重,这个在本世纪有可能实现。”
如果未来要去月球旅游,也不是不可能。“之前俄罗斯推出过太空行走旅游和环月旅游项目,报名者需要在当时支付2000万美元去空间站旅游,并在此基础上再加1500万美元,让一个职业航天员陪伴出舱游览半小时,这包括地面训练费用;绕月旅游是一个航天员带两个游客,每个游客的费用是1亿美元,但后来都没有实现。”不过,美国商业公司即将开展太空行走旅游和环月旅游。庞之浩指出,“2030年前我国将实现载人登月,但普通人到月球旅游或者登月还比较遥远。”
在《星际穿越》中有个殖民计划,正在被马斯克搬到现实中。航天圈,大家都知道马斯克要移民火星的雄心,据公开信息显示,SpaceX(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计划在2024年将人类送往火星,并在2050年之前建立一个可以自我维护的人类殖民城市。
“我觉得能载人登火星很不容易,SpaceX公司有可能在政府之前实施载人登火星的项目,但在近些年移民火星我绝对不相信,200年之内都很难实现,而且要改造火星也是很难的。”庞之浩直言,虽然火星是距离地球较近的行星,但最近距离也有5000多万公里,所以载人去火星难度非常大。
“如果说用核动力飞船,可能对于去火星还是有希望的,因为目前单纯用化学能动力技术到火星单程就要7个月,回来还要等发射窗口,现在来讲最短的时间一个来回需520天。”庞之浩表示,现在人类在太空连续逗留的世界纪录是俄罗斯医学专家波利亚科夫博士创造的438天。长期飞行会使人肌肉萎缩、骨质脱钙,在500多天的太空飞行中,光靠锻炼吃药完全不能解决问题,目前人造重力在工程上还难以实现。
此外,庞之浩告诉记者,长期在太空中还会面临辐射问题,“我们离开了地球,没有磁场的保护怎么办?太空中的辐射对人的影响更大,曾有人提出在载人火星飞船周围制造人造磁场,这在工程上也很难解决。最重要的是心理问题,长期在一个小的舱里听着单调的声音,会对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
美国退役航天员张福林等在研究可变比冲磁等离子体运载火箭,从原理上讲可将载人火星飞船速度提高到每小时8万多公里,最高速度可以使得飞船39天到达火星。“但是这个技术非常难,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突破。”庞之浩解释道,美国曾经有个普罗米修斯计划,即研制核动力飞船,后来发现存在严重的辐射问题,它相当于航天员每天拍8次X光片——得想办法减少辐射。“马斯克星舰方案倒是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马斯克说每年造100艘星舰,总共造1000艘,每艘运100个人去火星,每人成本只有1000万美元,我不太信在近些年能实现。”庞之浩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 张峥
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组委会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