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 少年派

想不到吧?全球一半夏威夷果竟产自云南

华西都市报2024-03-13 01:53:19.0少年派

夏威夷果特性示意图 制图 李潇雪

云南种植夏威夷果的地理优势 制图 罗乐

  小朋友们,逢年过节你家桌子上必不可少的零食有哪些?我猜,坚果一定占有一席之地。
  今天,要给大家讲讲云南坚果的故事。我们今天说的云南坚果,指的是夏威夷果。你可能想不到,“夏威夷果”现在最大的产区竟然在中国云南,而且种植面积占了全球的一半以上。也就是说,你家平时买到的夏威夷果,很大几率产自云南哦。

1
它的名字:其实是个乌龙故事

  就算是在美食界驰骋多年的吃货,也会被一些食物的名字“欺骗”。就像夏威夷果,其实并非来自夏威夷,它可是土生土长的澳洲“土著”,原名叫澳洲坚果。小朋友们可能会疑惑,为什么现在大家都叫它“夏威夷果”呢?澳洲距离夏威夷万里之遥,这是不是搞错了?
  19世纪末,澳洲坚果离开老家,去了美国夏威夷闯荡。随着时间的推移,澳洲坚果以其奶油般丝滑的口感、香甜的味道迅速俘获了大批吃货的心,开始在全球范围流行起来。20世纪,夏威夷一度成了其最主要的产地,因此,澳洲坚果便有了一个我们现在熟悉的名字——夏威夷果。

2

它很挑剔:云南气候堪比“老家”

  夏威夷果,是如何漂洋过海,来到云南的呢?这不得不提到夏威夷果的生长条件。夏威夷果有着喜水、不耐寒的特点,对种植环境颇有些“挑剔”。
  首先要湿润,年降水量最好不低于1000毫米。在我国,一般认为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的被称为湿润地区,200毫米以下的是干旱地区。也就说,夏威夷果必须生长在湿润地区。
  其次是温度要适宜。年均气温最好在17℃以上,也最好不要有高于39℃的高温。尤其是在开花期,如果温度过高,夏威夷果的开花、授粉都会受影响,结果率会大大降低。此外,风不能特别大,要选择少风地带。夏威夷果树耐风性很差,如果风量大且多,就需在周围建防风林。
  种种条件限制下,要为夏威夷果寻觅“新家”着实不易。但在中国的云南,这很简单。云南号称有“立体气候”,气候类型众多,从热带到高寒山区,一应俱全。云南省南部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地处北纬25度以南,雨量丰富、日照充足,且气候温和,又不受台风干扰,跟夏威夷果的原产地非常相似,是世界少有的夏威夷果的“黄金种植带”。

3

它需呵护:“洋品种”变“土特产”

  种植夏威夷果,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在云南,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坚果,就是坚持才有结果。”
  这句话背后,包含了农民伯伯们的付出和等待。你知道吗?夏威夷果从种植到开花结果,至少要5年,将近10年才会进入丰产期。
  漫长的等待期,农民伯伯们靠什么生活呢?机智的农户们采取了套种的策略。夏威夷果树栽种必须很稀疏,这就在田间留下了空间,在果树长成前,农户会在田间套种甘蔗、玉米等作物,维持生活的开销。等果树开始挂果了,再专心种坚果。
  曾经的“洋品种”变成了“土特产”。如今,云南夏威夷果种植面积已经占了全球一半以上,越来越多的农民伯伯通过种植夏威夷果增收致富。

4

它很坚硬:“开口笑”藏智慧

  你记得吗?我们平常吃的夏威夷果,表面都开了一个小口子,只需要用“小铁片”轻轻撬开,就能品尝到奶白色的果仁。但树上的夏威夷果可不长这样。如果你去到夏威夷果种植基地,会发现树上结着一串串青绿色的果子,像一串小铃铛。青色的部分其实是它的果皮,藏在果皮里面的才是我们常见的棕褐色的夏威夷果。
  夏威夷果刚出生时,就像是穿着钢铁般的铠甲。它的果壳像石头一般,十分坚硬,你如果想徒手打开基本不可能。在没有开口器的年代,想要吃到里面奶白色的果仁,大家可吃了不少苦头,比如,用锤子砸却把手砸肿,用牙咬却崩坏了牙齿。
  为了让大家更轻松吃到果实,加工处理完的夏威夷果会被送上有“刀片”的流水线,在果壳上开一道口子,这才成了我们现在常见的“开口笑”。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感叹农民伯伯们的智慧呢。
  小朋友们,当你下次“撬”开一颗夏威夷果,把香醇的果仁送入口中的时候,别忘记这个故事哦。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周丽梅 综合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