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6 四川-
A6四川
  • ·宜宾小伙以刀代笔弘扬刀画非遗
  • ·今明天气
  • ·空气质量
  • ·体彩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方寸纸上尺树寸泓

宜宾小伙以刀代笔弘扬刀画非遗

在成都温江的画室里,石德成半个小时就完成了一幅简单的作品。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澜 摄影报道

  一推,一提,一抹,青青石板,巍峨山峰,松木林立,泉水叮咚,当即跃然纸上。常年四处踏青采风,山川美景早已了然于胸,下笔之前,石德成果断而熟练。提笔染墨,刀刻有力,不到半个钟头,一小幅山水图便完成了。
  8月10日,记者在成都市温江区“逐梦刀画”画室,见到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刀画的传承人石德成,他正展示刀画技艺,半个小时就完成了一幅简单的作品。石德成说,从2013年到现在,这里是自己来蓉“逐梦”的起点。

初见与入门
大学生三次拜师
“没有天赋”也能叩开艺术大门

  浑然天成的叠石、遒劲挺拔的树木、郁郁葱葱的草地,一张纸,不过方寸,却能画出高山流水与万木峥嵘——这样的艺术形式,让第一次遇见刀画的石德成惊叹不已。
  彼时,2008年,石德成刚从宜宾农村老家到了吉林长春读大学。与刀画的相遇,石德成记得很清楚,“我去看了一场非遗展览,票价对我来说很贵,要30元。当时那幅画大小和我身后的这幅差不多,是宋万清老爷子的作品。画的内容栩栩如生、有美感,像印刷作品一样。”
  不知哪里来的勇气,鬼使神差地买了票后,经过7个小时绿皮火车的颠簸,在一场漫天大雪中,石德成站在了敦化的土地上,这里是刀画的故乡。和想象中不太一样的是,刀画虽是非遗,却一丁点儿也不出名。几番向路人打听,石德成都空手而归。后来他才知道,宋万清老爷子早在非遗申报成功的前一年就去世了。
  “求学”的路对年少的石德成来说无疑是坎坷的。宋万清将刀画的手艺传给了儿子宋俊杰,但宋俊杰起初坚决不愿收他为徒。石德成说:“我第一次拜师,他嫌我是大学生,断不会沉下心来好好学艺。第二次拜师,他又借口说他出差了。小半年后,第三次去,也许是真诚打动了师父,他收下了我。”
  为了学画画,石德成一个月要交不菲的学费。向父亲要钱不成,他就在火车站给人装卸货,打起了零工。
  “我没有天赋,从小唯一接触到与‘艺术’相关的东西是看父亲写一手漂亮字。靠努力和热爱,我那会学习很刻苦的。”石德成这样形容自己,“和师父观念冲突的是,他把刀画作为个人技艺,但我想把它发扬光大。第二年,就背着画板,在学校食堂门口一站,画作摆在地上,就立刻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在同学们的“追捧”之下,刀画社团在学校成立了。2009年9月,在同学们东拼西凑的经费支持下,石德成经营起了自己的第一个画室。短短4年,石德成陆续在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高校有了“基地”。

传承与逐梦
心中需有“庄稼”
小众艺术该被众人知晓

  2013年,石德成放弃了保研的机会,将刀画这颗“种子”带到了成都温江。
  9年时间,扎根、发芽、旺盛生长。目前,在西南地区,如贵州、昆明等地,都能看见他逐梦刀画的身影。在成都,就有13个“基地”。石德成细数道:“现在有20多万人都学过刀画了,我想让它发扬光大,作为中国艺术的一种形式传播到海外。通过留学生的帮助,这个目标正在慢慢实现。”
  在开设画室的选址上,石德成有着自己的坚守,那就是要靠近高校。“从前,刀画是很小众的艺术形式,来学习的人以中老年为主,只能当成兴趣,很难作为事业将其传承发展。年轻人就不一样了,有了他们,这门非遗艺术才能重现活力。”谨遵这一原则,石德成的学员们大都是20岁上下的年轻人,而他的许多员工也是高校的应届毕业生。
  “绘画能使人安静。人心如土地,若不细细打理、时时拂尘,就会长满杂草。反之,若能时常思索与沉淀,才会收获金黄的庄稼稻谷。”看着满屋画作,作此比喻的石德成打趣道,“看不出来,我原来是学农业的吧?而且还是学杂交水稻方面的。”
  将刀画的种子散布开来,让更多的人体会到艺术带来的怡然自得,这样的做法,让石德成最终获得了师父宋俊杰的认可。
  在成都的这些年,宋俊杰、石德成师徒二人摸索、创造出了更多的工具和用法。钢刀片薄而锋利,最擅长刻出山峰的陡峭;胶皮刀圆润,能毫不费力地还原山间石块的古朴敦实;雪景刀则顾名思义,专为刻画落雪成堆而生;海绵擦很神奇,稍加使用就能营造树木层峦叠翠之感……
  石德成告诉记者,自己尚有瓶颈未能突破,愿望是能在40岁之前从经营事务中脱身而出,“光荣退休”,方可有大把时间用来潜心研究刀画技艺。
  

让青春力量激荡,让青春正气昂扬。
  封面新闻长期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你心中的青年榜样”人选。
  哪些向前奔跑的身影曾感动过你?
  快来给我们推荐吧!
推荐方式

  欢迎通过封面新闻APP的爆料平台,推荐你心目中能够代表中国力量的青年榜样;与此同时,也可以在封面新闻微博、微信等平台的相关稿件下方留言,欢迎向我们推荐。

推荐标准

  年轻:14-40周岁。正能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责任感:遵纪守法,品德高尚,甘于奉献。创新力:勤于学习,善于创造。引领风潮:在本职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具有良好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