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6 四川-
A6四川
  • ·留了15年的手机号被人注册“北川妈妈”的思念丢了
  • ·川吉警方携手助失散37年一家人团聚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留了15年的手机号被人注册“北川妈妈”的思念丢了

在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帮助下,这个“特殊号码”失而复得

成兴凤和徐兴文在营业厅办理号码过户手续。王祥龙摄

成兴凤发给新号主的短信。成兴凤供图

  “北川妈妈”成兴凤每年都会给儿子贺川写三封信,她把信做成横幅,挂在北川老县城景家山崩塌遗址上。15年间,成兴凤挂的横幅已超过40条,而她的故事也让众多网友关注和动容。横幅上的电话号码“151××××6709”,也像暗语一般,成为这位妈妈的特别印记。
  “当时整个人都急懵了……”1月9日中午,成兴凤联系到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寻求帮助。她介绍,“151××××6709”是儿子贺川生前使用过的号码,也是儿子留给她为数不多的遗物之一,已经被她小心保留了15年。9日上午,她突然发现这个电话号码已经被收回并被一个陌生人注册。
  收到成兴凤的求助后,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多方联系,终于找到了新注册该号码的用户徐兴文。9日下午6点,在三台县鲁班镇的营业厅,徐兴文将号码过户给了成兴凤,让这位母亲的思念得以再次延续。

儿子遗物“丢失” “北川妈妈”急得“人都懵了”

  2023年农历七月十三,贺川生日。像过去15年一样,成兴凤将“儿子,妈妈好想你”的横幅,挂在北川老县城景家山崩塌遗址的乱石上。每年“5·12”纪念日、贺川生日、春节前,成兴凤要悬挂三次横幅,向在2008年“5·12”汶川地震中离世的儿子说说家里的变化,表达思念。横幅结尾,总会有一个电话号码“151××××6709”。
  1月9日,成兴凤告诉记者,地震发生时,已经读高中的贺川有一个“棒棒机”(四川话,意为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传统手机),151开头的这个电话号码就是贺川曾经使用过的。
  “旧卡已经有20多年了,贺川罹难后,我又保存了15年。”成兴凤说,这个电话号码是儿子为数不多的遗物之一,寄托了她的思念。
  9日上午,成兴凤有事要联系朋友,使用前几年注册的新号拨打电话没人接,她换用了“151××××6709”的电话卡,却发现旧卡已经无法再拨打电话。
  起初,她以为是没有电话费了,赶紧跑到北川永昌镇上的营业厅充值。查询话费的营业员告诉成兴凤,卡里面还有电话费,可以不用充值。
  有话费为啥打不了电话?成兴凤在营业员的帮助下,查询发现这个号码在2023年11月28日,被一个叫徐兴文的人在三台县鲁班镇一家营业厅注册。进一步查询,发现是旧卡欠费3个月,按照规定已经被运营商收回,重新投向市场。
  “当时整个人都急懵了,我以为卡里面还有话费,觉得是自己太大意了,很自责,心里也非常难受。”成兴凤说。

寻找“新号主” 短信诉情却显示“发送失败……”

  “你可以联系一下徐兴文,如果他愿意,按照规定可以过户给你。”回到家中,营业厅工作人员的这句话,反复在成兴凤的脑海里回响。
  她忐忑地拿出电话,拨打了这个记忆最深的号码。一次又一次,电话并没有人接听。眼神已经不太好的成兴凤,又吃力地敲着键盘,编辑了一条短信:“你好,不知道怎么称呼你,我今天打电话才知道我的电话被你申请用了,号码是我儿子的,我儿子离开了我……这个电话号码是我唯一活下去的勇气,是我的精神寄托……”
  点击发送后不久,系统显示“发送失败,等待网络恢复……”
  不甘心放弃的成兴凤,在等了一会儿后又两次编辑短信,但系统仍然显示“发送失败,等待网络恢复……”
  怎么办?成兴凤想到寻求外界的帮助,她打开手机微信联系人,给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发来求助信息。

号码失而复得 重庆大哥称是“举手之劳”

  按照成兴凤提供的旧卡电话号码,记者拨打过去。接电话的徐兴文并不是四川口音,在听说了成兴凤的故事后,一口答应可以把电话号码过户给她。
  下午1点过,成兴凤听说徐兴文愿意过户电话卡号后,又给徐兴文打电话沟通。双方约定在三台县鲁班镇见面。下午2点多,成兴凤带着身份证登上了前往三台的汽车。
  从北川永昌到三台鲁班,路程不算近,走高速也需要两个多小时。
  下午5点,成兴凤和徐兴文在鲁班水库边见了面。徐兴文56岁,重庆人,他说自己两个多月前来到三台干活,因为要使用流量,就到鲁班镇去办理了一张电话卡。当天上午他和四哥在水库边干活,所以没有接到成兴凤的电话。
  “听了你的故事,我和四哥都认为必须帮忙,而这对我来讲其实就是举手之劳。”徐兴文说。成兴凤则不断向徐兴文的爽快表示感谢。
  下午临近6点,鲁班镇营业厅工作人员蒋女士快速帮助两人办理了号码过户。卡里还剩下一些话费,成兴凤给徐兴文补了100元,充到了他的重庆电话号码上。
  回程路上,成兴凤说,马上要过春节了,这次再挂横幅时,她还能写上原来的电话号码。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王祥龙 周洪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