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社区报记者李玥林高昊焜冯浕杨铠
活动现场。
“沙河铺”食光夜市。
诗意顺江。
近年来,成都市政府将发展夜间消费作为振兴经济的重要手段,鼓励民众在夜间开展更多休闲活动。成都的夜经济不仅包括传统的餐饮和购物,还涌现众多出新兴业态,如夜间体育活动和特色公园等,多元化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本期“跟着世运游社区”我们聚焦成都的夜间经济场景,看看各区(市县)有哪些好玩的夜游之地。
7月11日,彭州“濛阳之夏·蔬式生活FUN万灯之夜”在濛阳·蔬香理想村璀璨登场。这场夏日盛宴不但吸引了市民游客戏赏“万灯”、享清凉,更以光影艺术、非遗表演、美食狂欢等新场景、新业态,升腾了夜间烟火气,带活了“夏日经济”。
随着高温天气持续,“夜经济”也逐渐“升温”,一系列多元场景共同绘就了彭州夜间经济的斑斓画卷。来到“濛阳之夏·蔬式生活FUN万灯之夜”现场,钻进万蝶振翅的发光隧道,古蜀青铜器展板上投射出的霓虹光束、5米高的巨型月球与地球气模震撼空降、宇航员光影装置点亮科技美学以及九宫格拍不尽的赛博东方大片,带来震撼视觉体验。
据悉,“万灯之夜”还将呈现星际迷航、天外飞仙、明月几时、烟花树、时光森林、全息投影、蝴蝶隧道、北极光、昆虫秘境等不同主题。据悉,正式开园后还将举办非遗打铁花、火壶秀、泼水狂欢、水上乐园、西瓜大战、套圈游戏、风火轮表演、快闪巡游、哪吒巡游、敖丙巡游、花神巡游、龙虾啤酒摇滚音乐、吃火吐火特技秀、草坪音乐万人大合唱、篝火狂欢晚会、水雾门舞蹈、北极光舞蹈等“清凉”娱乐活动,以创新的消费场景与多元的业态融合,为夏日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夜间经济是城市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头连着市民生活,一头连着经济发展。本次活动正是濛阳街道助力彭州县市新城高质量发展,推动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的新IP的创新实践。“接下来,我们还将动态调整‘万灯之夜‘的业态组合,做好交通疏导、噪声控制和卫生管理,强化夜游、夜宴、夜购等服务,打造综合性消费场景,形成‘夜经济+’生态链,推动夜经济与文旅深度融合,让市民游客乐享美好夜晚。”彭州市濛阳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成都市锦江区沙河街道以打造特色夜间消费场景为抓手,联合辖区企业、商家与消费者,共同激活夜间消费市场。其间,通过重点塑造“光环购物公园”与“沙河铺夜市”两大特色IP,街道巧妙地将地标文化与现代消费业态相融合,在传统的“食、购、娱”基础上深度植入文化元素与创新体验。不仅丰富了业态层次,更显著提升了游客的沉浸式体验。数据显示,自今年夏季以来,沙河街道夜间经济活力迸发,带动区域消费额劲增21%,人流量更增长30%,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作为成都本土最具权威性的啤酒节IP,“龙门阵成都精酿啤酒节”首次登陆光环购物公园便掀起热潮。活动汇聚了21家首进成都的精酿厂牌及超过40家知名品牌,设立50余个特色摊位,打造了一场夏日限定的“精酿狂欢夜”。同时,活动精准吸引了全城精酿爱好者、优质青年客群及潮流博主前来打卡体验。线上线下联动传播效果显著,实现了全网总曝光量超300万的亮眼成绩,成功将光环公园推上城市夏日潮流地标。
为应对酷暑天气,光环购物公园还创新推出“泡泡玩水节”。在7月每周六的16:00至20:00,大型水池、梦幻泡泡机轮番上阵,构筑起清凉梦幻的夏日水乐园,解锁多样玩水乐趣。这一贴心举措迅速俘获亲子家庭的心,成为周末“遛娃”的优选目的地和欢乐记忆点,有效延长了家庭客群的停留时间与消费意愿。
坐落于文化广场的“沙河铺”食光夜市,是沙河街道创新政企合作模式的典范。街道通过“大商场联动小档口”的运营机制,成功激活夜间消费动能,以多元业态聚拢人气商机,着力打造特色鲜明、品质卓越的街区夜市品牌。
夜市深度挖掘在地文脉,巧妙融入自宋代沿袭的“铺递”系统文化基因。匠心采用集装箱、创意档口、主题餐车等模块化单元进行布局,构筑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美学的特色市集空间,为东大街注入灵动鲜活的烟火气息。经过近两年的精心运营,这里已成为“锦东商圈”最具辨识度的活力坐标与文化名片。
此外,夜市持续开展各类主题活动,结合网络自媒体传播、社区互动活动,巧妙融入变形金刚主题展、潮流音乐派对、特色节日庆典等年轻人喜爱的时尚元素,不断制造话题热点,保持夜市持续高涨的热度与吸引力。夜市不仅是消费场所,更是重要的创业孵化平台。累计为超150名创业者提供低门槛创业机会,重点扶持创业新人、宝妈群体、退伍军人等特殊群体,真正实现了“以就业促增收、以创业稳民生”的社会效益。
据悉,夜市还创新性地突破传统夜市仅在晚间经营的限制,引入早市轻食、午间工作简餐、全天候文创手作等复合业态。同时,通过非遗技艺现场展示、讲述沙河铺历史。
近年来,崇州积极培育发展娱购消费、文化休闲的夜间经济场景并积极推动多元化体验、互动式参与、沉浸式游览的“夜间烟火味”形成。为消费市场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展现了崇州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风土人情。
位于崇州市中心城区崇阳街道的唐人街按照盛唐时期的街坊格局,将曾经出现在无数文人笔下的“蜀州八景”植入其中,在景观灯组的效果中,打造出独特的夜间景观体系。唐人街拥有大型商业综合体及周边的特色商业街区,集聚众多餐饮门店、购物网点,还有购物、餐饮、游览、文化、娱乐、体育、住宿、亲子等消费形态,能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
在崇州市长城路,这里有充满着传统文化的四相堂、公主馆等文化地标。随着夜幕的落下,长城路旁90余间商铺灯盏依次亮起,规范有序的摊位布局、畅通整洁的环境,共同营造出安全舒心的消费空间,夜啤酒、冷淡杯、小龙虾等美食填充每一位在崇州奋斗者的心。尤为可贵的是,众多安置居民成为夜市主角,夜晚的喧嚣,正实实在在转化为他们手中增收的幸福。
盛夏酷暑难耐,何处觅得清凉与意趣?成都高新区顺江社区以“合”为核,精心打造三处特色空间,融合避暑、夜经济与文化浸润,为居民和游客解锁别样夏日消费新场景。
步入梧桐成荫的坝坝茶区域,国家一级茶艺师李婷婷长嘴铜壶翻飞,“凤凰三点头”间茶香四溢,瞬间为燥热注入清凉。社区党委以“茶香润民心”为理念,推出唐代煎茶、宋代点茶等沉浸体验,吸引超5000人次居民在茶香中触摸传统、沉淀心绪。
当夜幕降临,这里旋即焕发“夜经济”活力。居民围坐品盖碗茶,纳凉谈天,社区更巧妙将茶桌变身为“居民议事厅”——“坝坝茶话会”上,夏夜清凉与天伦之乐交织。商家让利活动更促成“商家让利、居民受益、文化传承”的良性循环,让传统茶文化在烟火气中生生不息。
与坝坝茶相邻的合心书屋,以L型空间构筑起夏日“文化避暑地”。8000余册精选图书涵养不同年龄段的求知欲:青年钻研技能,老人翻阅养生,孩童沉醉绘本。书屋更是“顺学院”课程枢纽——暑期硬笔书法课笔声沙沙,亲子DIY课堂笑语盈盈,老年数字化培训破解“智能”难题。
书屋精准滴灌居民需求:儿童双语故事会服务超300人次,青年艺术插花与技能课逾5000分钟,老年法律讲座惠及300余人次。80余门课程在此“以学养学”,让这座“活力枢纽”成为居民“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夏日知识充电站,更让“顺”文化于书香中自然流淌。
童梦馆以科技与艺术之名,为孩童开辟500平米梦幻天地。空调凉风隔绝酷暑,抬头即是“浩瀚星河”,孩子们于清凉中探索宇宙奥秘。夜幕下的童梦馆依旧生机勃勃,音乐角里传声筒与小鼓激荡欢声笑语,“顺+小雷锋儿童观察团”们组织的夜间活动,让孩子们消暑中锻炼能力、收获友谊,更为社区夜经济增添一抹跃动的童真色彩。
顺江社区以“合”为媒,在茶香氤氲、书页翻动与童声笑语中,织就一张融合避暑休闲、夜间消费与社区文化的清凉网络。坝坝茶升腾市井烟火,书屋沉淀知识力量,童梦馆孕育未来想象——三者交织,不仅为居民提供了对抗炎夏的多元空间,更以文化为底色,激活社区经济脉动,成为高新区今夏消费版图上不容忽视的闪亮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