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专业医生团队服务特殊困难群体。
11月11日上午9点,成都市双流区彭镇(金桥)红石社区独居老人吴爷爷家里,家庭医生邹登宇正在为他做体格检查及出院后随访。“爷爷,最近天气转凉,您要注意保暖,这几样药你要记得按时吃,我给您都分好了,每次就吃一小格,身体有啥不舒服给我打电话哈……”这样的温暖场景,正是双流区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行特殊困难群体健康关爱行动的一个侧影。
今年7月以来,该中心聚焦辖区独居老人、困境儿童、困难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便捷就医需求,构建起一套以“两支队伍、五项服务”为核心的全链条健康关爱体系。该体系整合了家庭医生团队与党员志愿者服务团队,通过“专业医疗支持+人文关怀”协同发力,形成“专业+志愿”的双重保障,同时提供覆盖基本公共卫生、便捷就医、安心住院、健康体检与心理健康的五项服务,让医疗卫生服务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每月,中心家医办与医务科都会牵头组织家庭医生团队,系统梳理特殊困难人员的健康动态与就诊记录,及时优化巡诊方案,实现服务响应的前置与精准。在此基础上,团队为服务对象科学配置全科医生、专科医生及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力量,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针对性的健康支持。
这一专业服务体系的有效运转,离不开党建引领下志愿力量的深度融合——由社区党员、网格员、医院党员等人员共同组成的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主动嵌入健康服务链条,成为不可或缺的“红色补给线”。无论是陪诊取药、上门探望,还是代办各类医疗手续,志愿者们都以耐心细致的点滴行动,将党组织的关怀切实传递到群众身边。
“从家门口到病床边,我们力争实现全程守护。”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的这一服务理念,在合水社区谢婆婆身上得到了具体体现。重度残疾的谢婆婆常年受高血压和糖尿病困扰,如今,家庭医生团队会定期上门随访,为她测量血压、血糖并科学调整用药;党员志愿者则主动补位,提供陪同就医、代取药品等暖心服务……在双重守护下,谢婆婆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有了他们的帮助,我的血压血糖现在控制得很好,医院还帮我办了门特,药钱也省下来不少。”
除了老年人和慢病管理,儿童的健康服务也是关注重点。在新安社区,家庭医生为困境儿童周小萌(化名)制定了健康管理方案及成长评估计划,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呵护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据悉,该服务已逐步覆盖彭镇(金桥)红石、新安、合水三个试点社区,预计惠及600余名特殊困难群众。通过建立与民政、医保等部门的联动机制,惠民政策实现及时、精准落地。
从预防保健、便捷就医到康复管理,从身体疾病到心理关怀,一条全链条健康服务体系正在形成。“让每一位特殊困难群众都有‘医靠’,这是我们不变的初心。”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中心将继续以家庭医生与志愿者为翼,以五项服务为支撑,推动健康服务从“有”向“优”、从“优”向“暖”升级,为筑牢民生健康底线贡献基层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