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 要闻

听抗美援朝老战士讲经历 学身边英雄模范干实事

华西都市报2021-04-29 17:47:13.0要闻

涂伯毅在会上朗诵《我们的心永远忠于党》。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今年恰逢建党百年,在全省广泛营造“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氛围下,4月28日,党史学习教育省委宣讲团“五老”、英雄模范先进典型分团“我们的心永远忠于党”宣讲报告会在成都举行。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老战士涂伯毅、傅仲阳,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鲁鹏,全国模范退役军人蒋乙嘉4人进行了宣讲。省直相关部门和单位有关同志、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党员干部、退役军人代表等7000余人在现场或通过视频会议系统聆听了本会。

老战士涂伯毅:我们的心永远忠于党

  90岁的涂伯毅和85岁的傅仲阳来自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他们都是抗美援朝出国作战老战士,
  分别是一级伤残军人和六级伤残军人。会上,他们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故事。
  1951年,涂伯毅和3个战友埋伏在文福里山坡中,敌机连续投下凝固汽油弹,他全身大面积烧伤,被送回国内治疗,先后进行了8次手术。1956年,他来到休养院,当时像他这样重度残疾的军人还有800多人。因严重毁容,很长一段时间,涂伯毅都不愿出门见人。
  “周全弟没手没脚,用两条残臂练习穿衣吃饭;刘渝生高位截瘫,锻炼双臂力量“站立”了起来……”在休养院,有许多老战士负伤后勇过“思想关”“生活关”“学习关”的故事,涂伯毅在会上一一分享。
  “我们常常夜行军,头顶敌人的照明弹,时常遭受敌人飞机大炮的轰炸,爬山涉水为炮兵、步兵、后勤兵、野战医院伤员和朝鲜人民军演出。”作为一名文工团的女兵,傅仲阳回顾了为前线战士送温暖的经历。
  “战场上我们用刺刀劈过敌人,残疾了我们仍是无畏的士兵。”会上,涂伯毅朗诵了一首《我们的心永远忠于党》,他说,“‘我们的心永远忠于党’是我们不变的初心,我们誓将这个初心代代相传。”

身边英雄模范 心是一盏最亮的灯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最美志愿者、四川省模范退役军人鲁鹏也是国家电网四川电力(德阳)共产党员服务队的队长。他在会上说,相比这些荣誉,他更喜欢孤寡老人的“乖儿子”、残障孩子的“好爸爸”、社区居民的“鲁电工”等这些出自大家口中最淳朴的称呼。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一名共产党员,从一个人到一支队伍,再到一座城市,鲁鹏做了24年的志愿服务。“积善行德,快乐永远!”这曾是鲁鹏的母亲在他面前常说的一句话。“小时候,母亲常带我去帮助别人。后来,母亲老了,不能开展志愿服务了,我主动从母亲手中接过爱心接力棒。”鲁鹏说,这一做就再也停不下来。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蒋乙嘉,作为遂宁市蓬溪县常乐镇拱市联村党委书记,在会上以《退役创业践初心致富不忘众乡亲》为题,用4个数据,讲述了自己从一名热血军人逐步成长为致富带头人的历程。
  2007年8月,蒋乙嘉带着多年辛劳打拼积攒下的资金,决定返回家乡拱市村与乡亲们一起劳作、一起脱贫奔小康。从一开始村民不理解、“嚼舌根”,到后来大家的理解支持,“14年来,拱市村从过去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变成了富裕美丽的佛莲谷景区。村民人均年收益由12年前的2300元,达到2020年的20000余元。”
  通过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蒋乙嘉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退役军人永远听党话、跟党走,致富不忘众乡亲,共同致富奔小康的精神风采,让自己的家乡基本实现“业兴、家富、人和、村美”。
  “党史教育鼓舞人心,英雄事迹催人奋进。”全省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相关部门和单位、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党员干部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增强党性意识、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全心全意为广大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服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姚箬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