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讯(刘传福陈小琼记者曹笑)今年5月以来,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泸州市纪委监委对全市2020以来的25.8万件群众问题建议进行大数据分析,筛选出群众反映集中的“十件实事清单”,在全市开展“推动解决群众关心十件实事”活动,将群众的“疼痛点”变为“满意点”。
李山银一直靠务农为生,今年初,为了节省点劳力,他花费3600元到镇上购置了一台微耕机,按照相关政策,他购买后随即对购机补贴进行了申报,然而半年过去了,仍没拿到应该享受的924元购机补贴款,原本高兴的事让他感到闹心。
“因为个人‘慢作为’就‘卡’住了群众的补贴款,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必须严肃处理。”合江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周模才介绍,自市纪委监委“推动解决群众关心的十件实事”活动开展以来,该局对全县粮食直补、农机农资等惠农补贴发放不及时问题开展大走访、大摸排时发现,大桥镇农机购机补贴逾期发放现象较为普遍,涉及农户多达80名,其原因是时任大桥镇兽医站站长王某未将购机农户的补贴资料及时上报所致,工作中存在严重的“慢作为”。
随后,合江县农业农村局立即召开专题会议实施整改,并在4天内为李山银等80户农户发放了购机补贴款。与此同时,给予王某政务警告处分。
在纪检监察机关的督促下,各主责部门的工作成效“立竿见影”,群众反映的一件件“揪心事”被成功化解。泸州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杜绝活动流于形式,确保群众关切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泸州市纪委监委还组建专项督导组,采取“四不两直”等方式,深入一线开展督查,对工作推进不力、措施不实、成效不明显的,实行“一次提醒、两次通报、三次问责”工作机制。
截至目前,泸州市共收集办理涉及“十件实事”的群众问题诉求、咨询建议等8152件,群众满意率达9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