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市实现大件垃圾收运全覆盖。
成都锦江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宣传活动。
2021中国人工智能大会在成都举行。
高校青年参加“智汇锦江·才聚渝中”2021双城人才洽谈会。
解决大件垃圾堆放难问题、回应和解决群众需求、将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今年以来,成都多措并举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地落实,让群众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检验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标尺。成都市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体现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列出清单、明确分工、细化任务,坚持不懈、久久为功,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在成都,一件件群众的身边事、大小事得到了切实解决;一系列民生关切、企业需求,得到了有效回应。
小事连着民生,民生连着民心。为解决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成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在彭州,针对困扰群众的大件垃圾堆放难、处理难等问题,彭州市综合执法局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导向,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处(置)管(理)一体”的大件垃圾处置模式,引入社会企业参与大件垃圾收运处置。目前,彭州13个镇(街道)已建成15处规范化大件垃圾转运站,实现了大件垃圾收运全覆盖。
今年,金堂县加快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启动实施中兴寺小区、龙洞小区、先锋小区等6个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居民楼50多栋约1052户,预计11月底全面完工。
金堂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改造完成后,将有效解决这些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落后,排水不畅、脏乱差等问题,提升小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推动城市有机更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在蒲江县,县纪委监委推出“我为群众办实事”创新举措——“坝坝会”。会上,针对群众关心的生产生活、灾后重建、惠民补贴等问题,回应和解决群众需求,实践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真正做到听民声、解民忧、办民事。
“我们将以‘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契机,主动作为,紧密联系群众,变‘坐等上门’为‘主动下沉’,推动坝坝会覆盖到全县每个村(社区),将监督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第一时间’回应群众关切,尽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蒲江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成都高新区,积极回应群众反映较多的环境问题,多次组织被投诉企业周边住户进企业现场参观,现场答疑,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保障作用,以“绣花”功夫做好城市执法管理。
为群众办实事,不仅要为群众排忧解难,还要主动靠前,提供优质的服务,让人民群众共享美好幸福生活。
10月16日上午,“我为群众办实事——青春志愿·爱在社区”敬老爱老志愿服务主题示范活动在成都春熙路街道总府路社区等5个社区同步举行。
现场,志愿者们化身“熊猫侠”,深入社区开展“手机课堂”,手把手帮助老年人下载安装APP应用,并演示“健康码”“公交车乘车码”“就医预约”等日常使用频次较高的小程序,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
“走心”的服务让群众暖心。成都金牛区荷花池街道五丁社区的王大爷说,“以前坐公交,有时会忘了带老年卡,今天志愿者们教会了我使用乘车码,以后乘车就更方便了。”
产业政策兑现中,也主动为企业着想。今年,成都高新区优化产业服务政策,在“统计专员补贴”项目兑现过程中,试点运用“数字人民币”发放,受到企业的点赞。值得注意的是,将数字人民币应用于产业政策兑现领域,在全国尚属首次。
记者了解到,以往,成都高新区对企业和员工发放政策奖补资金时,需要提供指定银行的账户信息等资料。使用数字人民币兑现产业政策后,相关政策资金,将直接拨付至数字货币账户,感受到成都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在产业发展方面,尽心尽力提供周到的服务。在邛崃,为提升邛酒品牌影响力,不仅在政策上对各大酒企给予大力支持,还从规范白酒行业标准、提供金融支持、加强配套产业发展等方面着手,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并根据各个企业的特点,推行“一企一策”等精准扶持措施。
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在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地过程中,还需要立足大局谋发展,激发澎湃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日,成都东部新区举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政策宣讲会。现场,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特点,成都东部新区战略研究局一口气带来7个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解读,个个都是可以申请补助的“含金”政策。其中,成都市技术改造、新增投资、重大工业和信息化建设补助项目的支持标准最高可达500万元。
不仅送政策,还要搭建平台,支持企业做大做强。近日,2021中国人工智能大会(CCAI 2021)在成都举行,会上成都高新区与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签订了共建科创中国·人工智能会地联合创新中心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及社会资源优势,以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为导向,以攻克人工智能产业领域的技术难关并掌握人工智能产业的共性、关键和前沿核心技术为目标,在人才培养、决策咨询、协同创新、交流合作、创投孵化等方面开展高起点、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
在吸引人才方面,也不断有新动作。近日,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与深圳市人才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紧紧围绕“共建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展开全面合作,推动形成集聚科技人才、高层次人才、新职业人群、青年人才“四类群体”的重要人才中心,推动打造“人才荟聚、活力迸发、成果涌现”的人才创新新高地,助力新区成为西部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引得来人,更要留得住人。”天府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落实好人才安心工作,天府新区深入实施政策保障体系,在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等人才政策的同时,设立10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出台“天府英才计划”,配套住房保障、子女就学、人才医疗等专项政策,构建新区“1+N”人才政策体系。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杨金祝罗田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