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19日举行的2021“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四川分站赛启动仪式上,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副总编辑杨新华提到了2020年四川分站赛特等奖作品《熊猫与少年-油纸伞篇》微综艺纪录片,该作品让全球观众看到了大熊猫与四川非遗元素跨界融合带来的魅力。这个获奖作品创作背景是什么?对于今年的参赛者有哪些借鉴意义?当天,记者联系到了该作品总策划、导演李亚威进行解读。
“最初做这个东西,是想让四川文化走出去,火起来。”李亚威说,选择大熊猫,是因为它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而四川作为大熊猫的故乡,本土传统文化和熊猫文化也是相辅相成的。
于是,李亚威想到了用“少年力+传统文化+熊猫元素=熊猫潮”的基本架构,以来访或居住在四川的外籍少年为学员,选择一种四川传统文化(非遗项目)传承人为导师。导演组向少年发放“任务卡”,要求少年以“大熊猫”为核心创作元素,亲自参与到四川传统文化的创意升级工作中。少年接受任务后,以学员的身份对四川传统文化进行探访学习,并在传统文化传承人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兼具传统技艺和潮流思路的“熊猫潮”文化创意作品。“这样让外籍少年深入了解四川传统文化,增强故事视频的互动感。”她说。
“这个节目算是全国首个关于大熊猫的微综艺纪录片。”李亚威说,希望“大熊猫与少年”不仅是一个视频节目,更能成为一个四川品牌,把四川文化推向世界。
当问及对今年参赛者有何建议时,李亚威说,要多去发现身边的美,发现更多更好的中国故事,同时用心打造这些故事,“我们今年也在创作一些新的视频类故事,如果时间允许,我想继续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