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书公司如今更名为“元”公司,元宇宙这个词迅速火了。但实际上,这个概念也并非扎克伯格空想出来的,而是一个名叫尼尔·斯蒂芬森的美国科幻小说家在1992年的小说《雪崩》中提出来的。
在科幻迷眼中,这部作品是赛博朋克的典型代表。《科幻世界》在2009年选登了部分内容,并且在同年出版了这本作品的完整版。在小说中,斯蒂芬森创造了一个并非以往想象中的互联网——虚拟实境(Metaverse),而是和社会紧密联系的三维数字空间,与现实世界平行,在现实世界中地理位置彼此隔绝的人们可以通过各自的“化身”进行交流娱乐。
来自《科幻世界》杂志的编辑李克勤,就是把《雪崩》这部作品带到中国的人。
那么,“元宇宙”是如何被发现的?
“这本书节奏很快,又和网络相关,正好和国内的互联网热对得上,所以就确定了这个选题。”李克勤谈到2009年选择这一本书时的感觉时说。实际上,作为一名科幻编辑,李克勤当时对赛博朋克很感兴趣,《雪崩》则是赛博朋克这个流派中很有名的一本。
相比于提出“元宇宙”这个概念,李克勤对于这些作家的预见性更加佩服:“斯蒂芬森在写这本书的时候,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那个时候网络是很简陋的,只是最基本的通讯手段。但在作者的想象中,它可以发挥远比通讯重大的作用。作者就网络方面的预言,都实现了。”
那么,什么是“元宇宙”?
“元宇宙”这个词就是斯蒂芬森在《雪崩》里生造出来的词汇,是meta和universe两个词的嫁接,英文中,这是很常见的造词法。在翻译成中文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这个meta的翻译方法。因为meta这个词作为前缀有多重的意义,因此在翻译时还是要考虑用怎样的词汇让中国的读者能够更加了解。
“因为在那本书里,人类在网络中可以做成远超现实的事,作者所想象的那个网络也远比破破烂烂的现实强,所以很明显翻译要用‘超越’这个意思。”李克勤表示脸书改名实际上也有这层含义。
“元宇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关于宇宙的宇宙’,就是说存在一个先验的、精神的世界,那才是真实的世界,我们日常生活的则是虚幻的,是真实世界的‘投影’。”李克勤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闫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