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沧海展示结业证书。
从一个对电路“一窍不通”的“电力小白”成为一名持证上岗的“电力尖兵”,仁宝电脑(成都)有限公司安保叶沧海仅用两个多月时间,就取得了期盼已久的电工初级职业资格证。5月24日下午,在空港新居民大学首届学员结业典礼暨合作办学仪式上,叶沧海和32名同学收获了步入职场后的新“毕业证”。
位于成都市双流区黄甲街道的双兴社区是全省首个“按办大学理念办社区”的开放式产业社区。在这里生活和工作的年轻人有一个共同名字——空港新居民。为了给这些产业工人提供不断“生长”的新型学习、生活空间,双流创新谋划,开办了空港新居民大学。
首批毕业的33名同学都是今年3月才入学的空港新居民大学首届技能培训班学员,除了获得初级、中级电工职业资格证外,其中3人还获得了电工高级职业资格证。
叶沧海利用业余时间报名学习,从一名“电力小白”变成了一个“懂电”“会电”的“专业电工”。新技能用于工作中后,还能获得加薪,这让他开心不已,“没想到工作后还能拿个‘本本’。”
叶沧海所在的班组共3人,只有他对电工技能一窍不通,所以一直想学习这门技术。听说空港新居民大学推出首期技能培训课程后,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电工技能培训。
“老师不仅讲得很详细,还把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让我学起来很轻松。”叶沧海说,在两个多月的专业培训中,他相继学会了电路通电检查、万用表使用、线路开关安装等操作技能,并顺利通过考试获得初级电工认证,成为一名专业的电工师傅。
学生学得快、学得好,和这所学校的师资投入有很大关系。空港新居民大学具备高校师资力量,专为产业工人开设。办学初期,学校采用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以开设兴趣课为主,重点营造学习氛围,之后开始进行学历提升,考取资格证书,同时还设置助学金,鼓励自考成功的学生。
据统计,空港新居民大学开办以来,开展学历提升培训参学245人,已培训完成136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电工、叉车工、焊工等)240人,已获得技术资格认证33人;开展人文生活类培训76场次,累计参训3000余人。
24日,双流区人社局向空港新居民大学授予了“航都英才智培计划培训基地”,同时双流区还围绕空港新居民大学高质量办学,与相关人才机构及高校进行了多轮合作办学签约。其中:双流区人社局与黄甲街道将在此共建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西航港开发区管委会、双流区人才服务中心与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将合作在此开设学历提升、急需紧缺非全日制研究生专班。
据介绍,今年,双流区将完成9个分院和118个社区学堂的打造,初步形成空港新居民大学“三级办学体系”,以此推动社区教育发展,助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
按照规划,双流区将通过5年的发展,把空港新居民大学发展壮大为全国性新式社区生活策划与运营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