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 特别报道

张伟丽 走出迷宫等待新挑战

华西都市报2022-12-16 02:55:41.0特别报道

  张伟丽(中)在与美国选手卡拉·埃斯帕扎的比赛后庆祝。 新华社发

  纽约时间11月12日,终极格斗冠军赛UFC281在纽约麦迪逊花园广场拉开战幕。中国选手张伟丽裸绞终结女子草量级现任冠军卡拉·埃斯帕扎,重夺金腰带。   新华社发

  

封面新闻 年度人物盘点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故事:英雄之旅。

  它从荷马时代起被不断讲述,并不断在平凡中升华,释放无限能量。
  纽约时间11月12日晚,张伟丽对战UFC女子草量级初代冠军卡拉·埃斯帕扎获胜,金腰带再次系在她的腰间。
  就在这次比赛前,张伟丽发了一条微博:“我一定会拼尽‘拳’力”。
  最终,她做到了。
  2022年12月初,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与张伟丽进行了越洋对话,了解她的现状与未来打算。夺冠之后,张伟丽并没有停下训练的步伐,休息一周后,到拉斯维加斯继续练习拳法,“现在处在冠军的位置,很多人都想跟你比赛,都会研究你的漏洞。所以我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技术。”

拼尽拳力
“调整自己,没有什么顶不过去的”

  纽约时间11月12日晚上,张伟丽站上UFC擂台。对战卡拉·埃斯帕扎的第二回合,她使出熟练的裸绞技术,将对方制服在地。1分5秒,对手拍手认输,裁判叫停比赛。
  卡拉·埃斯帕扎,这位来自美国的UFC女子草量级初代冠军,此前保持着44次草量级成功抱摔的纪录。只有终结卡拉·埃斯帕扎,张伟丽才有夺得金腰带的机会。
  张伟丽为了拿回金腰带,如其微博宣言:“拼尽拳力”。比赛前,她和团队准备了很多种终结对方的方法,防摔是着重加强的训练项目之一。没被摔倒和被对方摔倒时分别该怎么打?在八角笼的不同位置被摔时如何应对?团队想尽了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并做出演练和准备。对于练习多年但此前极少展示的柔术技能,张伟丽特地请了教练加强训练,原因只有一个:卡拉擅长。
  备战的五个月里,张伟丽每天清晨6点左右开始训练。在她看来,日子简单,也很开心。偶尔感到疲惫时,会通过更换运动项目来调整。
  让她直言“难受”的,是赛前降体重,这是每个综合格斗运动员必须经历的考验:为了不超出比赛规定的体重范围,运动员在赛前几天要迅速将体重降低。这一次,张伟丽需要在比赛前完成脱水,将体重减轻大概5公斤。为了达到目标,提前一个月就要开始准备。一 开始,她还能吃些蔬菜、肉类和糙米。但油盐不能多放,甜的饮料也不能喝,一切食物变得索然无味。
  随着比赛临近,饮食上的要求更为苛刻。她只能吃些高蛋白的食物,摄入的热量也只够训练消耗所需。
  距离比赛开始还有六天,张伟丽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一组食物:放在电煮锅里加热的口蘑、青菜和鸡蛋,教练为她额外加了几片鸡肉;一块拳头大小的鸡胸肉和五片牛肉,一盒蓝莓,一根准备在训练前吃的蛋白棒。这些东西或许只够成年人吃饱一顿,但却是她一天的餐食。
  那段时间,看到别人吃饭香喷喷,她馋得不行,“每次看到他们吃饭,我就问,这个好吃吗,什么味的呀?咸吗?什么馅的呀?他们在吃的时候,我就一直在看,眼睛像长在别人盘子里。”
  在食物和水的摄入量都极少的情况下,为了排出体内的水分,张伟丽还要蒸桑拿,“跑完步再去蒸桑拿,特别痛苦。感觉整个人特别软,没劲儿。”尽管如此,面对镜头,她还是不断给自己打气,“调整自己,没有什么顶不过去的。”比赛前一天,张伟丽顺利通过称重。
  战胜卡拉的那天深夜,张伟丽和她的团队去了纽约当地一家中餐馆。张伟丽的朋友特地从泰国飞来看她比赛,“给我带了各种各样口味的冰淇淋,每样尝一点,想吃啥就吃啥,那一刻我就是最幸福的人。”

走出迷宫
“有一天突然从高峰掉到谷底,真的很折磨,需要涅槃重生”

  两度夺得金腰带,意义不同。
  2019年3月,广东深圳。走上UFC赛场第二年的张伟丽首次夺得女子草量级世界金腰带,感受到了梦想成真的喜悦。次年,她击败来自波兰的挑战者,成功卫冕。但命运有时就像一个心思诡谲的女神,不经意间就会让你跌下神坛。“UFC世界冠军”张伟丽随后两度失利,败给美国选手罗斯·娜玛尤纳斯,与金腰带失之交臂。
  张伟丽跌到谷底。失利带来的折磨和痛苦,像迷宫一样困住她,“有一天突然从高峰掉到谷底,真的很折磨,需要涅槃重生。那时候谁说你都没有用。有时候可能觉得自己想明白了,但一个人的时候还是觉得很痛苦。需要时间,自己和自己内心对话,自己和自己和解。”
  她渐渐明白,比赛不仅是体力和技术的较量,还是一场心理战。格斗赛场上的喝彩和嘘声,往往代表着观众对选手的期待值高低。此前和罗斯的对战中,张伟丽曾经因为观众发出的阵阵嘘声,以至于听不到教练的声音。
  为了避免赛场上的嘘声带来干扰,张伟丽在赛前一边听着嘘声的录音,一边训练、打坐、跑步,直至成为习惯。
  令她意想不到的是,这次对战,被观众报以嘘声的,竟然是对手卡拉,“没想到这一次观众没嘘我,卡拉被嘘了。我很惊奇:如果我在中国,对手是国外的,我被嘘了,我会觉得很不好意思。但卡拉在自己家门口被嘘,想想她心里会是什么感觉。”
  抓住这些细微的变化,张伟丽也感受到,自己的心态正在发生变化。“不管大家喝彩也好,嘘我也好,我都很镇定。”
  再次站上世界冠军的位置,张伟丽有了危机感。“现在处在冠军的位置,很多人都想跟你比赛,都会研究你的漏洞。所以要不断完善技术,才能不断成长、不断提高。”
  夺冠后休息了一周,张伟丽又前往拉斯维加斯投入拳击训练。赤脚踩在训练场上,脚底磨出大大小小的水泡,但她一如既往地坚毅,“这次找了一个顶尖的拳击老师训练,希望能保持一个好的状态,把拳法再精进一些。”

根在哪里?
“传统武术是我们的土壤,是我们的根,格斗精髓需要从中挖掘”

  从中国的伟丽到世界的伟丽,从第一次拿下金腰带的深圳到此番重夺金腰带的纽约,已是一段很长的地理距离,但她的心,走了一段更长的路程。
  张伟丽,90后,来自河北邯郸。她从小习武,14岁就赢得了河北省青年散打冠军,后因伤退役,开始北漂,当过幼儿园老师、酒店前台、收银员、健身房销售,直到经人介绍遇到现在的战术指导蔡学军,才走上综合格斗的职业道路。因为对中华武术有着特殊的感情,她尝试将武术融入格斗,“传统武术是我们的土壤,是我们的根,格斗精髓需要从中挖掘。带着自己的文化走在海外,会让我们更加自信。”
  在综合格斗的道路上走过十年,张伟丽感受到,这项运动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认可。一个明显的变化,国内的拳馆已经增长到上万家。无论是摔跤还是柔术,有更多人加入进来,不乏女生和小朋友。被誉为“拳击天才”的11岁女孩小汤圆,给张伟丽留下了深刻印象。小汤圆来自贵州毕节的大山里,受父亲影响,她和大三岁的哥哥童年时就在自家院子里练习拳击。训练视频在网上走红后,小汤圆曾到北京和张伟丽一同训练。“看着小朋友那股劲儿,就觉得未来可期。”在张伟丽看来,家人的支持和引导对“小汤圆”非常重要。
  同时,张伟丽也希望有更多女生能感受到格斗的乐趣,收获自信和健康。“自信非常重要,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自信,这样会有一个很好的身心状态。”。
  12月10日,张伟丽回到中国,落地上海后开始隔离。此前为了备赛,她连续六年没有回家。今年,她终于可以回家好好过年,“回去陪父母过个团圆年,现在就等着回家吃妈妈包的饺子啰。”

对话张伟丽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UFC赛前备战的五个月,你每天怎么安排?
  张伟丽:

每天就是训练,生活特别简单。周二、周四、周六练力量,然后跑步;周一、周三、周五上午练站立,下午练摔跤和柔术。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训练之外你最喜欢什么项目?
  张伟丽:

训练累了,就会做一些调整。在泰国训练的时候,休闲就去海边,有时候去冲浪,有时候去海边荡荡秋千,看看日落。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接下去会和谁打,或者更准确地说,还会不会和罗斯打?
  张伟丽:

第三场肯定会发生,但至于什么时候,要看罗斯的表现。而且我这次赢了以后,她也没出来说什么……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你提到过想把中华武术融合到格斗里,怎么实践?
  张伟丽:

希望可以把中国的传统功夫融入到MMA(综合格斗),这两者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需要打开头脑跟思维模式。传统功夫有很多精髓,我希望能把这些精髓在八角笼里展示出来。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林珏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