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 宽窄巷

糍粑心肠

华西都市报2023-03-01 02:18:04.0宽窄巷
  

□肖洪江

  四川方言糍粑心肠,形容一个人心肠软,心地善良,性格好,爱助人。比如说:“你真是个糍粑心肠的人哟!”
  因为糍粑是经过木杵、碓窝棒无数次的砸打、捶捣才变得又糯、又绵、又软、又香,成了人人喜欢的美食。
  糍粑做起来满复杂。记得以前我们在农村,过年要打糍粑,杀年猪。我把责任田里种的糯谷打成米,准备和妻子第一次做糍粑和醪糟,算是备年货。
  妻子将10公斤糯米浸泡后沥干备用。在土灶的大铁锅上放上木甑,将糯米倒进木甑蒸煮,等糯米蒸熟时,就要起甑,不然蒸烂了会影响糯性和口感。
  接着要迅速用碓窝叉糍粑。碓窝,圆柱形,选取我们当地最好的石头——桃红石做材质,在石头中间凿出一个上大下小的圆窝,敦实、硬气、坚韧,常年放在堂屋的墙根。旁边还有一根碓窝棒,由坚硬的青杠木做成,两头是光滑的圆砣,中间细长,约有四尺,便于提拿。
  这时,妻子将热气腾腾的糯米倒进碓窝,我提起碓窝棒,用力快速舂捣,不然,糯米冷了就会干硬,舂不茸,做出的糍粑就孬。这是个力气活,我“咚、咚、咚”地使劲舂砸,因粘性太强,不时有米和碓窝棒粘到一起,扯都扯不脱。妻子帮助刮落和翻动糍粑,一会儿功夫,糯米被舂捣得稀茸瓷实,很有韧性,糍粑就叉成了。
  站在旁边的大女儿和三岁的儿子高兴地问这问那,围看我们打糍粑。香喷喷的糍粑真馋人,大女儿说:“爸爸,我们想尝一尝。”“好吧,那你们自己拿嘛。”三岁的儿子手抻到碓窝里难以扯脱。妻子笑着说:“猫儿抓糍粑,脱不了爪爪哟。”大家一片欢声笑语。
  刚叉好的糍粑,温热柔软,需要立即加工成型,心灵手巧的妻子熟练地把糍粑几捏几捏,一个鸡蛋大小冒着热气的糍粑就做成了。同时,还要做几个三五斤圆饼状的大糍粑,用绿色扇形的棕枷树叶子包装,能保持清香味,方便送亲友。
  刚打好的糍粑,冒着热气、闻着清香、摸着柔软、看着洁白,着实吊人胃口。我们事先把炒熟的芝麻、黄豆磨成粉做佐料,再加上白砂糖和蜂蜜蘸着吃,味道清幽淡雅、甘甜爽口,别具一番风味。
  明白了做糍粑的过程,就懂得了糍粑心肠这一形容非常切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