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5 医养

“泉心聚力”守护群众健康

华西社区报2023-05-30 01:03:22.0医养

环境舒适的“泉水广场”。

  “孩子们,这就是当归,这种中草药具有补血活血,润肠通便的功效……”近日,在成都市金牛区金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场中医药科普研学活动让孩子们收获颇丰。除了中医药文化活动外,金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硬件提升、党建阵地打造、健康服务创新等途径,不断提升辖区居民的健康获得感,“泉心聚力”守护群众健康。

培育党建品牌 打造“泉心聚力”示范点位

  位于金牛区信息园西路120号的金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着辖区9万余居民“健康守门人”的重任。面对日益增长的群众就医需求,中心围绕金牛区产业功能区建设,聚焦大健康产业发展格局,强化党建引领,坚持“医心为民”初心,推动党建、业务、服务深度融合。2022年底,伴随着家庭医生服务质量的稳步提升,中心开始启动医民融合主题阵地——“泉心聚力”的打造,实践探索党建带动医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金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围绕“一老一小”特殊呵护,以公园式就医环境为目标,融合水、心元素在一楼打造出“泉水广场”。“以前带孩子来做儿保,就只能在大厅排队,没有休闲的地方,如今这个户外的泉水广场不仅环境好,还有适合小朋友玩耍的娱乐设施,确实很方便。”居民林女士说道。
  除了高颜值的“泉水广场”外,中心的中医药文化长廊也收获了居民颇高的人气。早在2016年,金牛区金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成功创建成都市“示范中医馆”,从那时起,中医药就成为中心的一张名片。在此次主题阵地打造中,中心匠心独运,打造出互动体验式中医药文化长廊“七星漫步”,通过中医药场景植入、中草药种植、中医药研学活动举办等形式,大力挖掘、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从张仲景到李时珍,从岐黄之术到神农本草,在展现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发展史的同时,也让居民“沉浸式”学习中医药知识。
  “除了泉水广场及七星漫步外,我们还打造了全新的‘党建学习室’‘党建阳光房’等多个点位,旨在通过常态化、高质量的党员教育学习,提升团队综合服务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辖区老百姓。”金牛区金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郭水源说道。

创新家医模式 推出“随享家医”便捷平台

  “我在线上预约了口腔医生,没想到这么快就上门来帮我拆线了,这个‘随享家医’实在太方便了。”2022年9月8日,家住金牛区远洋郎郡的张先生通过金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随享家医”平台,预约医生上门为自己智齿拔牙伤口拆线,快速便捷的新型服务模式,让张先生赞不绝口。在“泉心聚力”党建引领下,中心依托信息化手段,创新搭建“随享家医”线上平台,实现了家庭医生一站式便捷服务。
  据悉,“随享家医”平台充分整合中心的全科、妇科、儿科等医生资源,由专人线上值守,及时回答居民的医疗咨询。外伤换药、肌肉注射、皮下注射、新生儿测黄疸等问题,均可以通过“随享家医”平台预约解决。针对慢性病患者长期用药需求,平台上挂号后即可进行代开药模式,中心开通绿色通道,安排专人负责开药、缴费、取药“一站式”服务。对于有产检需求的孕产妇,“随享家医”平台会安排专人联络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协调沟通,协助孕产妇解决按时产检等问题。据统计,平台从上线至今,共接诊约4000余人次,提供上门健康服务4000人次。

创建胸痛单元 提升中心医疗服务能力

  急性胸痛治疗的黄金时间是120分钟,当患者病发时,抢救速度成为救治患者的关键。今年2月,金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胸痛单元验收成功,这标志着在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能帮助胸痛患者及时确诊、迅速转运,并将相关检查数据同步给大医院,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
  据中心主任郭水源介绍,近年由于中心门诊量增大,危重病人较以前也有所增加。基于此实际情况,中心持续提高对危重患者的应急处置能力,通过成立胸痛救治单元,与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建立转诊救治协议,为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以急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速诊疗通道。在硬件配备方面,中心采用快速、标准化的诊断方案对胸痛患者提供评估和诊疗,配备床旁心电图及双联抗血小板等常备药物,确保在首诊后10分钟内即可出具心电图检查报告,降低胸痛患者的确诊及治疗时间,有效提升中心医疗服务能力。截至目前,胸痛单元已服务居民百余人次。
  华西社区传媒记者刘俊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