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 盖碗茶

说“嘎”

华西都市报2023-05-31 03:30:53.0盖碗茶
  

□胡华强

  “这个果果好吃得很,嘎?”“今天这个太阳花花儿晒起真舒服,嘎?”“那个馆子做的跳水鱼味道巴适得板,嘎?”
  “嘎(gǎ)”是川渝方言中一个非常独特的词,具有如下特征:1、用在问句句末;2、一般前面的内容停顿之后,再独立出现;3、表示“确认”意味;4、表示“询问”的语气。
  说话者在一句问话的末尾再带出一个“嘎”字,心中必定希望对方认可自己的观点,疑问的句式使话语更具有委婉的特征,这样相对容易得到对方“确认”式的回答。说话者在说这个“嘎”字的时候,一般会同时伴有向对方微微点头(或者扬头)的动作,给对方以某种暗示和提醒,也同时含有对对方的亲和意味。
  “嘎”之所以具备以上那些属性,是因为它并非一个单一的语素,而是由三个语素(三个汉字)浓缩而成的兼词,这三 个 字就是“该是哈”。“gāi-shì-hǎ”快 读 就 是“gǎ”——嘎。
  把两个“嘎”字连用,读作上声调,“嘎嘎”就是“肉食”的意思,也泛指一切“荤菜”。“吃肉”,就是“吃嘎嘎”。恐吓猪圈里不安静的猪:“再在圈里发犷,小心老子吃你的嘎嘎!”家长警告调皮的孩子:“晚上回来,门背后的篾块要吃你的嘎嘎哈!”小时候,说起“打牙祭,吃嘎嘎”,绝对是世间最美好的事情。
  把两个“嘎”字连用,“嘎嘎”还有“外婆”的意思,这在川渝地区也很普遍,这时调作阴平。“嘎嘎”也叫“嘎婆”,外公也叫“嘎公”。小时候唱的儿歌:“豌豆尖,搭下崖,嘎嘎生,我要来。杀个鸡,杀个鹅,八个外孙坐一桌。你一坨,我一坨,吃了不够抠脑壳……”“嘎嘎”,感觉叫起来比“外婆”亲切得多,这个“嘎”其实是“家”的变音。
  嘎嘎家的嘎嘎好吃得板,嘎!——你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