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 受访者供图
2020年,国家卫健委等八部委明确提出要加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推进检查检验资料共享,加快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目前,上海、浙江、广东已搭建起省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平台,实现了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结果调阅和共享互认。
2022年7月,四川省出台《四川省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方案》,明确了16项医学检验和53项影像检查互认项目,分别从医保支撑、内部激励和风险保障三个方面给予政策保障。但目前互认工作尚未完全落地。
“推动省内医疗机构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有助于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医疗费用,提高诊疗效率,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就医体验。”1月22日,省两会时间,省人大代表、广安市政协副主席、广安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张君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当前,全省检查检验工作已经推进多年,但由于缺乏统一互认平台和互认约束机制,导致不同程度仍然存在单向互认情况。”近一年来,为加快推进全省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张君带队先后赴绵阳、达州、雅安和广安市广安区、武胜县等地进行专题调研。
调研发现,目前四川省尚未建成全省统一的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平台,由各地自行推进,但各地平台建设路径差异较大,部分地区能实现市域内全民健康信息调阅查询,但多数地区仅具备基础的数据收集统计功能,市域内医疗机构间、跨市域医疗机构间数据调阅和互认难以实现。
另一方面,四川省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不同地区、不同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不同,人员技术和管理水平差距较大,出于精确诊断、减少医疗风险和数据信息安全等多重考虑,医疗机构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多存在单向互认。
张君解释,“一般下级医疗机构认可上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较多,高等级医疗机构基本上不认可低等级医疗机构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数量很少。”
“要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建立全省统一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平台。”张君介绍,这个平台要实现以下三个功能:检查检验报告统一上云,医生能够快速跨机构调阅查询,对检验检查结果进行评价并有效统计。
她提到,由省里牵头搭建互认平台,市、县分级负责指导医疗机构接入,先期接入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再逐步扩展到民营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互认工作机制,将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纳入省政府重大民生事项强力推动。”张君建议,组建由卫健、财政、医保等部门参与的工作专班,强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尤其是落实好财政投入和医保结余补偿。
另一方面,要建立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明确互认项目和时限,严把入口、畅通出口,确保各地检查检验同质同效、互认安全。按照统一标准对医疗机构进行质控评估和巡查监管,确保互认质效。完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医务人员考核机制,逗硬奖惩,确保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全面有序推进。
“此外,结果互认的前提,必须是‘结果’的质量要过硬。”张君建议,通过加强检查检验结果质量控制,既能推进省内同等级医疗机构之间检查检验质量同质,更能运用大数据方式为患者建立健康模型,更加清晰展现病情发展变化过程,从而带动全省医疗服务水平提升。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刘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