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 科普版 31

水禽专家揭秘大鹅的“战斗欲”为啥有点强?

华西都市报2025-02-18 02:30:10.0科普版 31

  2021年8月26日在甘肃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内拍摄的白鹅。

  2022年1月10日,浙江舟山市定海区白泉镇米林社区养殖户朱泽福给浙东白鹅喂食。 陈永建摄

鹅的喙通常呈圆锥形或三角形,前端较尖,后端逐渐变宽,比较坚硬。

  寒假刚刚过去,有没有回村玩耍的小朋友遭遇过大鹅拦路呢?为啥大鹅能够成为“村头一霸”?最近,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到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家禽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水禽研究中心主任邱莫寒,带大家了解大鹅“专横”背后的秘密。

1

鹅的野性尚未完全驯化


  大鹅的攻击力爆表,与它的祖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鹅的祖先是大雁,在家禽里,它的野性是没有 被 完 全 驯 化的。”邱莫寒说,在人类的长期饲养过程中,相比鸡鸭等家禽,鹅的领地意识非常强,因为它的圈养时间并没有那么长,野性尚存,其警觉性和防御性都比较强。
  “对于鹅来说,它把所生活的区域,都视为自己的领地。一旦陌生人靠近,它就会鸣叫、追逐,甚至攻击,以此驱赶入侵者。”邱莫寒介绍,从鹅的生理结构来看,它的视觉、听觉都非常敏锐,能够快速察觉危险,一旦它认为自己可能受到侵犯,就会迅速作出反应。
  相比其他家禽,鹅的体型较大,因此,性格也比较大胆、勇敢。这一点,从它们走起路来的样子也能窥出端倪。仗着自己的傲“禽”身材,鹅也没有那么容易被吓退,更爱主动发起攻击。

2

鹅的“蛮横”或与激素分泌有关


  如果大家遇上了正在带崽的“鹅妈妈”,那就更得小心一点了。“因为鹅没有被完全驯化,保留着原始的母性,它们有保护幼崽的本能,可能相对平时来说,会更强悍一些。”邱莫寒说。
  让人“闻风丧胆”的鹅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邱莫寒介绍,鹅的喙通常呈圆锥形或三角形,前端较尖,后端逐渐变宽,由角蛋白组成,因此比较坚硬。鹅没有牙齿,但有喙齿,位于鹅喙的上下颌边缘是喙的一部分,它们是坚硬的、角质化的突起,形状类似于锯齿,但比真正的牙齿要小且不锋利。“加上鹅较大的体型和重量,拼尽全力对人发起攻击时,确实是有一定威慑作用的。”
  另外,邱莫寒还分享,根据现有的一些研究证据,从生理学特点来说,鹅的攻击性或许与其大脑边缘系统的激素分泌有关。“比如说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导致它更为兴奋、攻击性增强。”他说。

3

被鹅咬伤需要打狂犬疫苗吗?


  实际上,大鹅可能对人的攻击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只是鹅普遍具有保护领地意识,警觉性攻击意识较强。“有的朋友可能并不是真的被它咬到了,而是被吓到了。”邱莫寒说。
  邱莫寒介绍,被鹅咬伤一般不需要打狂犬疫苗。因为狂犬病主要通过哺乳动物传播,而鹅属于禽类,不携带狂犬病毒。
  不过,如果伤口较深或有出血,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伤口处理和消毒,必要时可接种破伤风疫苗。

4鹅是人类好伙伴

  在我国很多地区,鹅肉鹅蛋是吃货们喜爱的食物。“还有一些很有名的加工产品,比如盐水鹅、烧鹅、鹅肝。”邱莫寒说,不仅如此,大鹅所产的鹅毛、鹅绒能够产生不少经济效益,可以说鹅是人类的好伙伴。
  如果不幸遭遇大鹅攻击应该怎么办呢?邱莫寒支招,要尽量保持冷静。如果惊慌大叫、挥舞手臂、踢腿、丢东西等,可能会让鹅误以为对方存在挑衅行为,从而激起它的“战斗欲”。“不要慌乱,跟鹅保持眼神接触,不要大喊大叫,慢慢后退观察,退出它的领地范围,然后远离。”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戴竺芯
  图据新华社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