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4 要闻-
A4要闻
  • ·达州元九登高习俗 源于元稹的离任
  • ·“上九会”回归 让人品味到传统的年味儿
  • ·巴中正月十六登高 从旧民俗到新时尚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达州市巴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巴山文学院院长龚兢业:

达州元九登高习俗 源于元稹的离任

达州元九登高盛况。资料图片

  四川达州历来有元九登高的习俗,在往年(今年因疫情防控暂停)正月初九这天,达州城都是万人空巷,人们纷纷登上城区的凤凰山、翠屏山等,登高望远,为新年祈福。其实,正月初九达州人登高的由来,源于1000多年前人们自发送别唐代大诗人元稹的离任。如今,这一活动早已成为达州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被列为“四川省十大地方名节”,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被确定为达州“市节”。
  2月19日,达州市巴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巴山文学院院长龚兢业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详细介绍了这一民俗文化活动的由来、演变过程及目前的传承情况。

贬谪通州的元稹
因治理有方受万民爱戴

  元稹,唐代著名诗人,留下了很多诗歌名篇。据龚兢业介绍,公元815年,元稹被贬通州(今四川达州)任司马,那时的通州是偏远荒僻之地,被贬的元稹虽然精神上受到了打击,但却并没有因此沉沦,反而发奋图强,整顿吏治,改善群众居住环境等。
  “元稹共在通州4年多时间,最后7个月代理通州刺史,他在任期间一系列的治理让通州民风开化,吏治清朗,因此受到通州人民的爱戴。”龚兢业说,公元819年,元稹奉命回长安,他离开的那天刚好是正月初九。当他登船沿河而下时,全城百姓纷纷登上州河两岸的凤凰山、翠屏山目送他离开,以此送别他。从此,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登山来纪念他。

在通州4年多时间
写下180多首关于通州的诗

  “君诗昨日到通州,万里知君一梦刘。”“为我远来休怅望,折君灾难是通州。”“平生欲得山中住,天与通州绕郡山。”这些都是元稹笔下关于通州的诗歌。
  “元九登高之所以能延续千年至今,一方面是因为元稹在通州的声誉极佳,另一方面便是因为他的诗。”龚兢业说,元稹在通州4年多时间,可查的有180多首关于通州的诗歌,可以说通州因元稹而出名,元稹也成为了达州历史上最有名的文化代言人。
  同时,元稹在贬谪通州时,他的好朋友白居易也被贬谪江州任司马,二人经常诗歌往来,相互唱和,在中国诗歌史上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流派,二人并称“元白”,带动了当时以写实为主的一股创作风潮,更是开启了达州的文学风气,延续至今。

元九登高被定为“市节”
更是一场诗歌狂欢节

  2006年6月,元九登高被达州市人大常委会定为达州的“市节”,这一延续千年的百姓自发性活动正式被官方认可。
  龚兢业说:“以前的登高都是群众自发,没有其他辅助性文化活动。从2007年开始,官方组织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如登山体育比赛、广场赛诗会、大巴山元九音乐诗会等等。而达州城市背靠的凤凰山也成了以元稹文化为核心的文旅景点,山上建有元稹纪念馆、元稹文化广场、六相广场、巴山书画院等等。”
  “特别是以前搞的广场赛诗会、大巴山元九音乐诗会等活动,都是用诗歌的方式来纪念元稹,也让这一节日更加丰富多彩,变成了一场群众参与度极高的诗歌狂欢节。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罗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