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现场展出的《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张祯摄
)以“壮丽史诗、伟大飞跃”为主题的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览继续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展览中,特别设置“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与恢复重建”单元,再现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勾起许多参观者的回忆和感慨。
一套《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陈列在玻璃展柜中。这套历时近10年编纂、总字数约1000万字的志书,全景立体式展现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组织开展的这场抗震救灾悲壮恢宏的历史画卷,深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灾区人民泰山压顶不弯腰的大无畏气概,以及中华儿女团结一致、共赴时艰、创造历史的伟大力量。
该部志书为我省历史上首部针对重大事件的专题性志书。2009年,省政府启动《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编纂工作;2018年,在“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之际,《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正式出版,分《总述大事记》《灾情》《抢险救灾》《医疗防疫》《赈灾》《灾后重建》《英模》《附录》8个分卷,全面记述伟大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全过程,其中近一半内容是首次公开披露。
省地方志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编纂这套志书,集合了参与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多个系统的力量,上下合力、众手成志。不仅如此,在编纂过程中,还与援建省市一一对接,搜集资料、求证核实,创新性打破了过去志书中关于区域特定的传统。
“志书应该具有存史资政的重要功能,不应该只存于档案室中,而要持续积极发挥作用。”该负责人介绍,得知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览举办,省地方志办积极主动对接策展方,将这套志书在展览中展出,让更多人知晓。
省地方志办相关负责人介绍,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2010年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后,当地相关部门都曾派出工作人员来到四川,联系省地方志办,希望从当时正在编纂的志书基础材料中发掘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一些可供决策参考的经验做法。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省民政厅也通过查阅编纂中的《赈灾》分卷反复研究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