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3 特别报道-
A3特别报道
  • ·故宫,让我处于永无止境的探索中
  • ·“达康书记”有什么过年记忆?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2020年度名人堂十大作家祝勇:

故宫,让我处于永无止境的探索中

祝勇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
  1933年日寇占领山海关,北平危在旦夕。13000多箱故宫文物,踏上了南迁的路途,开始了辗转迁徙的历程。南迁文物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历代宫廷收藏,是国宝级存在。在这些文物南迁的15年中,行程上万里,穿越大半个中国,没有一件丢失,也几乎没有毁坏,堪称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
  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故宫博物院“故宫文物南迁史料整理与史迹保护研究”的组成部分,《故宫文物南迁》大型纪录片于2020年启动。该纪录片总导演、总编剧是知名作家祝勇。他曾创作出不少优秀纪录片作品,也得过多项纪录片大奖。
  “拍摄纪录片和写作都是我的所爱,但我更重视写作。一个作家,可以依凭最简单的工具——文字的世界来表现世界,甚至是塑造世界,在我眼里,世界上没有比这更神奇的事了。”祝勇说。

以故宫为题材写小说

  2011年祝勇进入故宫博物院工作,供职于故宫学研究所,担任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故宫里的空间,故宫里的时间,一直滋养着祝勇的写作。他充分运用“近水楼台”,从书画、建筑、器物等多个领域入手,写出大量关于故宫的文章。截至目前,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祝勇已经出版了包括《故宫六百年》《故宫的古物之美》《故宫的隐秘角落》等九本书,并且即将出第十本。2020年11月29日,祝勇还因《故宫六百年》获第五届琦君散文奖。由于展现出一名深入社会肌理和时代脉搏的行走型作家的不俗实力,2021年1月6日,祝勇入选“名人堂·2020年度十大作家”,实至名归。
  对此,祝勇还不尽兴。他准备再写小说。以故宫为题材写小说,祝勇很明确自己的路线,“我既不会写成帝王小说,也不会写成宫斗小说。对紫禁城,及其曾经在紫禁城中生活的人,我有自己的认识。我要写宫殿里复杂而又普通的人性。紫禁城里生活的是一群特殊的人,但他们也是人,有最普通的人性,所以我要写出他们的普通,以及他们的不普通。”

在故宫找到“精神故乡”

  曾经有很长时间,祝勇一直找不到,哪里才是故乡的感觉。而当来到故宫博物院工作,他发现自己找到了。这个“精神上的故乡”给祝勇提供了丰沛的写作灵感和资源。他一直都很感恩,“我很幸运,能在故宫博物院工作,并把故宫当作我一生的写作资源。对故宫的书写,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角度,去回看我们民族的历史,回看我们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走过的路。”
  对祝勇而言,故宫就像迷宫,复杂而深邃,“我看到的似乎永远只是它的某一个局部,而无法看到整体。这也是故宫最吸引我的地方。故宫的存在本身就带有悬念。当解开了一个悬念,就发现有更大的悬念跟在后面。总之,在故宫,了解得越多,就发现自己了解得越少,它使我处于永无止境的探索中。在故宫,我想看到更多的事物。”也正是如此,在写了这么多有关故宫的书后,祝勇却从没感觉到丧失新鲜感和好奇心。

封面对话

  

封面新闻:“微故宫”和故宫博物院官方微博上发布的纪录片《故宫文物南迁》先导预告片,发布第一个晚上就达到了82万人浏览量。您是这部纪录片的总导演、总编剧,是否可以给我们介绍这部纪录片的情况?
  祝勇:

故宫文物南迁的路途,穿越大半个中国,经历了无数的艰辛,更有人付出了生命。假如说抗日将士们把他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我们的故宫前辈们,则以书生意志,延续我们民族的文化命脉。1948年12月至1949年1月,2900多箱南迁文物(含颐和园、古物陈列所等其他单位的文物)分三批运去中国台湾,但那只是一小部分,其余南迁文物留在了中国大陆。1950年至1958年,绝大部分文物重返北京,回到了故宫博物院。日本侵华战争使中国文物损失惨重,唯故宫文物损失甚微。故宫文物南迁的成功,有赖于全国人民的鼎力支持,是抗日战争中可歌可泣的一幕,更是人类文明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这部纪录片将是一部史诗大片,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预计在2022年摄制完成并上线播出。
  

封面新闻:不少人一提到祝勇,就会首先想到你写故宫的那些文章。故宫为你的写作提供了肥沃的素材和灵感土壤以及写作方向,但会不会也遮蔽了你其他领域内的努力?
  祝勇:

故宫给我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其实我想表达的许多内容,都可以收纳在故宫这个主题之下,所以我目前没有打算偏离以故宫为主题的写作。其实大家可以从更宽范的角度来理解我的故宫写作——我写故宫,写的其实不只是故宫。故宫是世界的一部分,但它是世界的缩影。所以,我2020年出版的一本创作回想录,书名就叫:《在故宫书写整个世界》。
  

封面新闻:我读过你写的故宫,写的苏东坡,写的李白,方向都是偏于历史地理。如果用“大散文”或者“非虚构”的方式,写当代题材,是不是相对来说对你吸引力没那么大?或者说,当代生活的深度不够,不足以形成文学作品?
  祝勇:

这只是个人偏好,不是当代题材没有吸引力。其实当代题材很值得去写,因为当下之中国现实,提供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经验,值得去深入挖掘。写当代题材很有难度,因为它离我们太近,太容易视而不见,不容易以文学的眼光发现它们的价值,把它们捡选出来。其实写当代,也需要历史眼光,因为写当代,不只是给当代人看,也要给未来的读者看。对于未来的读者来说,我们今天所经历的一切都成了历史。作家们书写的当下是不是有价值,要放在历史的长河上去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