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发展
制图杨仕成
从“十三五”迈向“十四五”,成都蹄疾步稳、从容自信。
60万户市场主体注册成立,18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破茧而出,电子信息产业产值首破万亿,科创中心的创新动能喷涌勃发。国际班列开行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双流机场旅客吞吐量跃居全国第二,外贸进出口逆势大幅增长、创造“成都现象”,西部门户枢纽的开放势能愈发耀眼。锦江公园绿道全线贯通,“八街九坊十景”渐次呈现,380多家全球首店开门迎客,户外消费新场景引领疫后生活新时尚,战略腹地的消费潜能成为吸引全球投资者的风口机遇。
一座伟大城市的进阶之路,在于一个一个坚实的脚印。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成都“大运之年”。成都市委提出将2021年确立为“高质量发展攻坚年”,加快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推动城市工作重心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从追求速度向完善功能转变,从追求规模向提升品质转变。
据成都市委政研室主任曾明友介绍,近五年成都经济增速高于全国0.8-1.7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保持在36%-38%左右,初步研判“十四五”时期成都经济年均增长率保持在6%-8%左右,预计到2025年实现经济总量2.6万亿元-2.8万亿元,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2万元-14.6万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在此基础上,《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制定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表党中央关于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明确提出到202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到2035年全面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泛欧泛亚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并首次对2050年发展进行了远景展望,形成了一整套宏观战略设计、中观发展思路、具体工作举措,擘画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
面向未来,为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建议》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聚焦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反映最强烈、感受最深刻、需求最迫切的重点领域,全面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包括大力提升居民收入水平,继续保持生活成本竞争力,实施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计划,持续提升城市通勤效率,抓好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打造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建设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环境友好城市,建设生态惠民示范城市,提升城市智慧韧性安全水平,建设全龄友好包容型社会。
成都市发改委主任杨羽解读,在围绕“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方面,成都将推动形成四个新格局。
推动形成成渝相向发展新格局。重点是探索从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制度创新,以共建现代产业体系、西部科学城、西部金融中心、西部陆海新通道等为依托,夯实成渝发展主轴发展基础,促进“双城记”走深走实,加快建设有特色、有实力的双城经济圈。
推动形成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新格局。重点是打破行政区划和传统城乡结构,创建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加快“三区三带”建设,协同构建高效联通的现代交通圈、错位协同的产业生态圈和共建共享的市民生活圈,推动城市功能从集成集聚向辐射带动能级跃升。
推动形成区域错位发展新格局。重点是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发挥高品质宜居优势,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以东进、南拓新区新城建设拓展高质量发展的增量空间,以北改、中优城市更新优化转型升级的弹性空间,以西控绿色发展强化空间适配完善可持续发展的韧性空间,推动空间格局从大城市向大都市发展演进。
推动形成“两区一城”协同发展新格局。重点是坚持互利共生、开放协同、相互成就、整体成势,将成都东部新区建成成渝相向发展的战略支撑,以提升主干极核竞争力为核心,以“两区一城”为主要载体,以创新策源和高新技术服务为主要取向,加大高端要素资源、高能级市场主体、高层次专门人才集聚力度,提升国际国内高端要素运筹能力,不断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
在科技创新方面,成都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丁小斌表示,成都将着重抓好四个方面重点工作。着力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在体系构架方面,聚焦国家科技创新中心、西部(成都)科学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天府实验室“四层架构”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布局;在未来方向方面,前瞻布局量子互联网、太赫兹通信、合成生物、类脑智能等前沿技术,实现原创技术引领性突破,打造创新策源新高地。
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聚焦培育壮大科技企业集群,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研发准备金等制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组建成都科技创新投资集团,凝聚一批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创投资本;联合金融机构共同设立“成果贷”“人才贷”等金融产品,拓展科技企业融资渠道,健全覆盖科技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的融资服务体系。
培育壮大高知识高技能人才队伍。落实人才新政“2.0版”,启动实施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环境友好城市工程,完善创新、创业、就业、户籍、居住等政策保障体系,营造有机会、有温度、有保障的人才成长环境,吸引聚集高知识高技能人才。
大力建设协同创新示范区。以“两区一城”为核心,推动区域协同创新、联动发展,促进创新资源开放共享;以深化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为重点,推动成德眉资科技创新一体化;以实施成渝科技创新合作计划为契机,推动成渝地区共建西部科学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共同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同时,将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对接“一带一路”科技强国、关键小国,共建国际联合实验室、国际科技园区,开展国际技术交流合作等,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