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前街手绘图。
在成都人民中路的西边,铁箍井街、西府街、署前街、千祥街和青龙街构成了一个H,这大写的英文字母讲述的却是地道的老成都故事。
西府南街接西府北街,这两条街因位于正府街老成都府衙的西面而得名。现在的西府北街1号是四川标准化研究院,这是一家不为人所熟悉的单位。
西府北街和西府南街很静,这么多年过去了,骡马市商圈早已形成,但是这两条街依旧冷清,我也很少来这里。
西府北街的尽头往左是署前街,明清时成都的县衙门就设在这条街上。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一带归属成都市西城区,但区政府未用县衙旧址,此处改建成了小学和区教育局,现在街的北侧是青羊区法院。查看老地图发现,光绪五年(1879年)的时候这条街叫县正街,而在宣统三年(1911年),街名已经变成了署前街。
现在的署前街已几乎看不到老建筑的影子了。50多岁的老姜是湖北人,20世纪80年代退伍在成都安了家。我在街头拍照,他主动与我攀谈。这位外地人对成都历史颇感兴趣。在他的记忆里,过去这一片都是平房,街道只有现在一半宽,旁边的铁箍井街有两家大茶铺,一天到晚生意好得很。
从老地图上看,过去的县衙占地不小。如果从署前街背后的江汉路拐入红光小学,在教师宿舍的小院里还可以看见几栋老房子,应该就是当年成都县衙建筑群的最后一进。我用随身携带的卷尺测量墙体青砖的尺寸:长45厘米、宽20.5厘米、厚10厘米。
沿西府北街继续北行就是铁箍井街。在没有自来水供应的年代,成都市民用水要么是井水要么是河水,4000多口水井遍布大街小巷。
这里过去有一口井,因井口包有铁箍而得此街名。据当地老人回忆,铁箍井的位置大概在电视台宿舍的旁边,街道改造时已被填埋。
现在的铁箍井街,最漂亮的是45号老房子那高高的山墙。这是建于清代的一家当铺,1949年后成为民居。一楼一底颇有些气派,小青瓦人字顶,山墙墙帽曲线优美,在树丛中时隐时现。
千祥街过去的名字并没有这么诗意,原来叫监墙街,因为街道东侧有成都县监狱的高墙。千祥街上曾经诞生了成都历史上第一部电影故事片《峨眉山下》,其中的主演黄侯后来进入摄影圈,在少城公园对面开了家皇后照相馆。她是我国最早的女摄影记者,创办了西南摄影通讯社。
走进千祥街20号小院,就看见一排年代久远的木结构平房,在市中心遇见这样的老房子让人颇有些意外。与租客闲聊得知,房主人姓高,是位大学教授,已去世多年。屋内一大书柜苏联文学方面的老书,告诉我有关主人的故事。
千祥街南接青龙街,这一片是老成都的教育中心,著名的洗墨池旧址就在这里。汉代大学者扬雄曾经生活在池畔,清波一泓,榆柳成荫,景色非常美丽。这里在南齐时为草玄院,到唐代为中兴寺墨池院,五代时政府的仓庾设在此地,宋代时是龙女堂。清代,修建了墨池书院,后来又与芙蓉书院合并,改制为成都县立高等小学堂,再后来改建为县立中学。说起这段历史,年轻一点的成都人估计不太清楚,但说起成都七中都知道,这县立中学就是成都七中的前身。成都七中搬走后,这里变成了成都十三中。该校足球队名气很大。有一年,二中足球队和十三中校队比赛,上场看见他们的后卫都是一米八的大高个,身披二中战袍的我心都凉了。现在,十三中改名华西中学,搬到八里庄,原址开发成了一个商业中心。十三中,你的足球队还那么厉害吗?
十三中搬离后,原址的这一大片空地,进行商业开发是一个最佳方案吗?在新加坡旅游时,看到市中心常有大片空地,没有围墙,只是简单种了些草,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不搞开发,修些气派的大楼呢?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时,看到满街无所适从的惊恐人群,我突然理解了其中的道理。对大城市来讲,市区里,特别是中心区域,保留学校及大面积空地非常重要,可用于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疏散和安置市民。
“君不见子云草玄西郭门,一迳秋草闲朝昏。”旧日的成都景色,如果在街头找不到,那就去诗句中寻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