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竹村村民学习竹编手艺。
李清凌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伍雪梅 摄影报道
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高桥村,名字源于一位当地“学霸”。
清康熙年间,童生胡雨霖高中举人,村民们便把他每天求学必经的桥称为“高中桥”,后简称“高桥”,高桥村因此而得名。
而如今,在翠屏区高桥竹村技能培训学校内,村民们的学习热情一点儿也不输“学霸”。学竹编、学厨艺、学创业……在春节到来前,村民们除了准备过年外,还忙着参加各种技能培训给自己“充电”。
竹庭院、竹工艺、竹建筑……2月初,记者在高桥村看到,竹元素牢牢占据“C位”。
2019年,高桥村确定实施“高桥竹村”竹文化农旅结合发展项目,以“十个竹”为特色,打造集观竹、赏竹、品竹为一体的竹特色农旅融合乡村振兴示范项目。
翠屏区高桥竹村技能培训学校,一方面对接了当地产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契合了农村人才培养的需求。这所技能培训学校,由翠屏区就业创业促进中心挂牌设立,第一阶段主要开设竹工艺、竹餐饮、竹民宿、创业和以竹生态种养殖为主的竹文化特色培训项目。
“符合年龄条件,愿意在高桥竹村就业创业的人员都可以报名参加。”据翠屏区就业创业促进中心副主任肖攀介绍,培训不仅免费,每位参训学员每天还有30元的交通补贴。“2020年12月30日学校开班,目前,已开展培训5期,学员参训101人次。”
“下面我为大家冲泡的是宜宾的特产——屏山炒青,希望大家喜欢。”1月28日,竹民宿培训班的学员们迎来了结业考核,考试内容包括笔试、竹民宿服务情景演练、茶艺展示三个部分。
在这个班里,退捕渔民王明均和妻子向兴艳成为了“同学”,这让王明均感觉“像回到了童年”。开一家民宿,是退捕后夫妻俩定下的目标,竹民宿培训恰恰符合了他们的需要。“我们住永胜村,每天骑电动车过来,十多分钟就到了。”
参加培训没几天,王明均就感到当初把开民宿想得太简单了。“原来有这么多学问!接待客人、手势、礼仪、房间卫生、民宿布置,有太多东西要学了。”通过学习,民宿的模样也在夫妻二人的脑海中变得更清晰:现代风格,加入一些渔家元素,开窗就能看到长江,可以住宿、会客、娱乐……
竹编工坊里,热闹非凡。一棵竹子,经过选材、开片、刮青、分层、染色、编织等十多道步骤,摇身一变成为了工艺品。在这里,学员们学习的就是这门考验技巧与耐性的手艺。他们的老师来头可不小,她是四川省劳动模范、宜宾市道德模范、宜宾市最美奋斗者,宜宾学院竹编工作室竹编教师万登贵。
“来这里学习的,大部分是村里的留守妇女。竹编的工作时间比较灵活,在家里就可以做,既可以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应该说是比较适合他们的。”万登贵介绍,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员们已经可以编织一些简单的灯笼或者竹筐。
翠屏区就业创业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技能培训学校里,还有许多像万登贵一样的行业“大咖”,他们有的是中国烹饪大师,有的是创业标兵或资深培训教师。
“学校采取分专业、分阶段、小班制、重实训的教学方式,保证每名学员在培训过程中都能够得到充分指导,并在课程编制中加大实操课时比重,实现‘纸上学’到‘实践学’。”肖攀介绍,在促进学员就业、创业方面,定期开展就业创业推介会,为学员提供就业创业平台。“愿意就业的,我们会推荐到高桥竹村相关岗位就业,愿意创业的提供项目开发、开业指导、政策扶持等孵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