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今年过年真高兴啊!”
网友点赞:“诚信无价”
2021年2月7日,陈金英在家中打电话。新华社发
陈金英在翻看借条。原本厚厚一叠借条,慢慢变少(2017年11月27日摄)。 新华社发
陈金英在搬运羽绒服(2017年11月27日摄)。新华社发
陈金英老人今年已是90岁高龄,最近她还清了最后一笔债务,高兴得像个孩子,“今年过年真高兴啊!”
浙江丽水“诚信奶奶”陈金英10年还款2077万的事刷爆网络,无数网友留言力赞陈奶奶“难能可贵”“有担当”“诚信无价”,也有很多网友对此将信将疑,争议颇多。近日,媒体联系到陈金英老人,听她亲口说说事件的真相。
被网友叫作“诚信奶奶”的陈金英老人是怎样背上千万元债务的,这十年来她是怎么走过来的?还债过程中又有哪些感人的故事?一起去看一看。
陈金英说,自己退休前是浙江丽水一家乡镇卫生院的中医师。退休后,她不顾家里人的反对,开始了自己计划中的“退休生活”。
没有选择每天打打牌、喝喝茶、晒晒太阳,38年前,陈金英瞄准了市场上中老年羽绒服的空白,不顾亲友劝阻,创办了专门为老年人做羽绒服的服装厂。
服装厂一开始是在丽水市的城区运作,规模很小,仅雇了几个工人。搬到开发区后,她的厂子扩大到了一百多名工人,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年销售额超千万元,利润上百万元。
尝到创业甜头的陈金英决定扩大生产规模,她投资1600多万元建设了新厂房。由于摊子铺得太大,资金周转出现了问题,再加上市场竞争加剧,生意开始走下坡路。陈金英新建的厂房没能让事业进一步腾飞,反而成了一个巨大的包袱。
2011年9月,她的公司陷入资金流转困难,陈金英无力偿还2000多万元贷款,只能以900万元的低价抛售了新厂房,然后卖掉杭州的两套房子,凑了1200万元还掉部分欠款,再加上那些年厂房的收益有600多万元,陈金英也全部用于还债。
砸锅卖铁还掉大部分欠款后,陈金英还欠债300多万元。在此期间,有人建议陈金英申请破产保护,这样也不至于承担过重的还债压力,可是陈金英断然拒绝了别人的建议。她认为做生意诚信为本,欠别人的就一定要还。
当时,陈金英已年逾八旬,在本该颐养天年的岁数还背上了数百万元的债务,很多亲朋好友都为她捏了一把汗。
面对这么多的欠款,陈金英的儿女们当时又是怎么考虑的呢?陈金英告诉记者,刚退休时,儿女们希望她可以在家好好休息,可是她坚持创办了服装厂。做服装的那些年,儿女们没有时间来帮忙,出事欠下巨额债务,自己更不想拖累子女。
她说,儿女们也有自己的事情,欠钱是因为自己办厂亏了本,自己会想办法把这笔钱还完。
陈金英决定,继续卖掉库存积压的羽绒服来还债。
起初,陈金英独自骑着三轮车把衣服拖到集市去卖,当时基本赚不到钱,只能收回成本,甚至有时候还是亏本出售。陈金英说,那时候只想着把衣服换成钱,不管是天冷还是刮风下雨,哪里有集市就会去哪里。最初一天只能卖出去几件,可是自己没有放弃。
即使在寒冬,年过八旬的她,也会在每天凌晨5点多就起床摆摊叫卖羽绒服,在户外一待就是一整天,常常被冻得瑟瑟发抖。
2015年,陈金英在家里腾出十余平方米,做了个简易小店铺。许多被她坚持还债感动的当地市民主动来找她买衣服,丽水的一些电商企业也免费帮助她代销。
2017年,陈奶奶的事迹被当地媒体报道后,她得到了更多人的帮助。到2018年2月,陈金英共归还银行借款总计929万元,归还私人借款总计398万元,仅剩下亲戚朋友的30多万元未还。
曾借钱给陈金英的史阿姨说:“能坚持还钱是不错的,说明她这个人一心一意。她过去讲,我们拿工资很辛苦,是来之不易的钱,她一定要还,不还对不起我们。”
陈金英最后一笔欠债,还的是她侄子。她侄子接受采访时表示,当时借钱时,就没有准备让她还。“她那么大岁数了,还来跟我借钱,是真的没有办法了。她现在把钱还给我,我也很感动。”
对此,陈金英轻松地告诉记者:“今年终于可以过个好年了。”
陈金英店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陈奶奶有一个本子,上面记下了自己欠的每一笔债务。每次还了一个人的款,陈奶奶就划去一笔。一笔一画承载的是对诚信的坚守。
对于那几年艰苦的摆摊生活,陈奶奶一笑而过。她说,回忆起摆摊的五六年,生活真的太苦了,自己现在对那时候的生活,只剩“煎熬”两个字来形容。
陈金英回忆,最艰难的时光里,有很多素不相识的人来到她的库房里,不问价格几件几件地买羽绒服,也有很多好心人帮她卖货。现在很想跟帮助她的每一个人说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