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2 名人堂-
A12名人堂
  • ·美的教育,在当下非常缺乏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曹顺庆:

美的教育,在当下非常缺乏

曹顺庆教授

川大版《中国文学》。

  

/人物档案/

  曹顺庆,四川大学杰出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批博士生导师(1993),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学术院长,2018年3月3日,当选为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四川省社科联副主席,国家级教学名师(2008),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委。比较文学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CSSCI辑刊《中外文化与文论》主编,国际英文刊物Comparative Literature:East & West(劳德里奇出版社出版)主编。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南橘北枳:曹顺庆教授讲比较文学变异学》《跨越异质文化》等30余部。主编《文心永寄:杨明照先生纪念文集》《东方文论选》等。《南橘北枳》入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名家讲堂”20卷丛书。

“真正的学术创新,一定要从元典开始读起”

  纵然有时候学生会叫苦不迭,但曹顺庆坚持此举,不容通融。为什么?“回头看看钱钟书等学术大师,几乎人人都能背诵古文。我的导师杨明照先生,上《文心雕龙》课,先背诵。今天的学生,基本不能背诵作品。在各种概论和空论大行其道的大环境下,实实在在的经典阅读太少。我的用心,就是试图作一个教学改革尝试,让同学们直接进入元典文本,获得实实在在的知识与智慧,而不是大讲空论,凌空蹈虚。博士生应该能直接阅读古代典籍原著,以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打下深厚的古文基础。”
  2006年,川大“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编写的《中国文学》四卷本出版面世。跟大多数古典文学书籍不同,川大版《中国文学》使用繁体横排,每个专题皆以经典文本选段为主,辅以少量注解。目的是让学生回归文本本身,从经典中领略古典文学精髓。这背后就跟曹顺庆的大力推动分不开。
  近几年,教育部关于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中,提到实行书院制是可探索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对此,曹顺庆很高兴,认为这个决策非常英明,“书院制是打下学问厚实基础的摇篮,传统书院都是要背诵经典的。”
  现在我们经常会听到人说,当代人创新能力下降。以及还存在着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师?
  浸润学术圈几十年,曹顺庆有自己的细致观察和深度思考。他犀利指出,由于缺乏对元典的足够敬畏和文本细读,“很多学术研究,都是二手学问,甚至是伪创新。放眼比较文学学界——当然也包括其他人文学科领域,大多数研究成果都是人云亦云,缺乏创新能力。造成这种后果的根源,就是不重视基础,学风空疏,对中国的东西没学好,对西方的东西又没真正吃透,所以创新乏力,只能去跟风模仿。这也就是我曾撰文批评过的令人痛心的中国文论‘失语症’现象。”
  曹顺庆给出的一个解药是“回归传统,细读元典”,“传统经典里有最本真和核心的中国哲学、文艺理论甚至科学思想。如果想要进行真正的学术创新,一定要从元典开始读起。否则很可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中国人不知道‘十三经’,是非常不应该的”

  犹太人被称为最聪明的民族之一。曹顺庆接触过不少犹太人,他个人感觉,“仅仅就智商,他们并不比中国人高多少。但是,他们有一个汲取智慧的秘诀:非常重视学习他们民族的经典作品。”让曹顺庆感到担忧的是,我们呢,当今的青年人中,有几个能明确说出来,十三经是哪十三经?作为中国人,不知道这些元典,是非常不应该的。”
  当代的白话语言体系拉大了我们与古代语言的距离,读元典,对于很多人包括相关的博士研究生,都显得困难。但曹顺庆认为,这不是问题,“如果从小就培养,形成阅读习惯,就不会觉得困难。我们现在认为阅读古典文学艰涩。其实这都是因为人们离元典太远,产生一种敬而远之的先入之见。其实许多典籍,诸如《史记》《左传》等,故事性较强,知识丰富,一些叙述也通俗有趣,非常好看。而且,好多典籍是白话的,就《诗经》而言,其实你仔细看,它其实不艰涩。“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什么“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在唱歌嘛!其实不艰涩。”

“缺乏美育,跟传统文化断裂有一定关系”

  在高校从事文科教育几十年,曹顺庆深深感受到,“我们的高校,目前的教育,主要是知识教育为主,视野比较狭窄。尤其是在对人的美学教育方面,是非常缺乏的。”
  现在很多年轻人有机会有条件上各种才艺班,学习这琴那琴。大学中文系里也有相关美学课。但在曹顺庆看来,这离真正的美学教育还比较远,“大多是被父母逼着的,不是发自本心。而且很多人上了中学以后,为了备考大学,很多艺术项目都放弃了。”
  美育的缺乏,在曹顺庆看来,还是跟传统文化的断裂有一定关系,“中国古代培养君子,要求修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我们现在远远做不到。”细数历史上,很多有成就的人物,都是多方面发展的全才。比如孔夫子和苏东坡。孔子也不是天天只会讲仁义,他是很懂美的。他经常带着弟子到处去春游。孔子很喜欢音乐。《论语》中说孔子在齐听《韶》三月不知肉味。还有苏东坡,更是诗词书画样样精通。”
  一个人有纯正的审美能力,在曹顺庆看来,不仅仅是会审美,更关乎一个人生命的整个存在,“人存在,不是仅仅为了工作,为了吃饭,为了功利。我很喜欢海德格尔那句话:诗意的栖居。诗意的栖居,就是美好的存在方式。”
  那么,美在哪里呢?能感触到美,是一种特别需要培养的能力。“除了表面上的美丽、好看、舒服,美还需要一种内在的东西。今天缺乏的就是内在的美。在生活中我们也发现,一个人不惊不惧,气质都不一样。这种身心和谐其实也是一种美。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更是一种美。这种美,如果失落了,我们会看见,现实中好多与美相反的东西。”

“年轻人,你为何如此忧郁?”

  传统经典的益处,还不光体现在单纯的学术研究上,它还会积极参与到对国民的人格塑造中。
  现在年轻人得抑郁症的不少。在曹顺庆看来,症结跟教育有很大关系,“除了美学教育不够,生命教育、全人教育也严重不够。解药依然可以从传统去找。”
  自古以来有成就之人,都不是平平顺顺的。他们都是将遭遇化解为艺术。比如苏东坡,他一生碰到很多挫折,比如被流放到岭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光是他的诗词,连带他这种豁达的精神,也是值得现代人汲取的营养。“有助于他对人生有一个全面认识。此外,我们的古人有一个说法叫‘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此孝之始也’,这就是一个生命教育。我相信,对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有一个了解,大概率会更珍惜自己的生命。”
  美的教育如此重要。那从何做起开始培养?“向传统学习”,曹顺庆再次提到“传统”,“传统里有很多东西值得学习。现在很多人有一种态度,我很不认同:看都没看,就说人家是糟粕。比如一提到《孝经》《三字经》就摇头。其实他看都没看。”
  很多人一提到“礼”,觉得它对人是一种约束,规范。其实并不完全如此。“礼”的不少规定,其实也是美的规定。比如我们讲话,怎么表达得更优雅、得体、讲究,这是需要遵循一定的“礼”的。但今天,这方面做得远远不够。
  封面新闻记者张杰徐语杨实习生罗一致李昊南苟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