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4 要闻-
A4要闻
  • ·眉山人寻味千年的“东坡年夜饭”
  • ·“新桃换旧符”中的春节贴年画民俗
  • ·除夕夜烧子时香 祈求好运福满年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桃换旧符”中的春节贴年画民俗

年画“门神”。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宋代诗人王安石描写农历春节辞旧迎新的诗句,其中的“桃符”是指贴在门上用来驱邪的门神。自古以来,贴对联、贴年画、贴福字等,是农历春节的传统习俗。
  在年纪稍大的四川人印象中,过去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贴年画,年画人物多为秦琼、尉迟恭、钟馗等形象。作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乡之一的绵竹,其木版年画中也有不少是这些“门神”。但随着时代的变化,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在门上贴年画了。

桃木在古代被认为可辟邪

  2月18日,绵竹年画四川德阳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三彩画坊创始人之一的贾君告诉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其实,绵竹年画题材广泛,不仅有“门神”,还包括风俗习惯、生活生产、戏曲故事、神话传说、讽刺幽默、花鸟虫鱼等内容。而且,随着年俗的历史演变,年画的艺术表达也在随之变化、创新。
  贾君对年画和年俗颇有研究,她说,在古代,桃木被认为可以镇灾辟邪。当时的人们便将一些武将的形象刻在桃木上,春节时将其挂在房屋大门上,以期镇宅避灾、家人健康。年画的最初起源,便源于此。
  贾君说,绵竹年画最初呈现的主要为人物形象,“门神”占据了重要一席。按照传统习俗,“一般在大年初一贴年画,因为这一天正式进入新的一年,寓意除旧迎新。贴‘门神’要注意两张画上的人物面部相对,不能贴反了。”
  到了宋朝,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让绵竹年画开始在民间广为流行。“相比于其他年画,绵竹年画只通过木版印刷线条,然后再填色。”

年画随时代背景不断演化

  贾君认为,绵竹年画发端于民间,自然和百姓有着紧密联系。绵竹年画也在民俗演变过程中,不仅创作题材从人物增加至生产生活、戏曲故事、讽刺幽默等诸多门类,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反映着当时百姓的生活和朴素愿望。“比如,贴‘褂子状元’,希望子嗣学业有成。有些年画也成为了一种装饰品,同时有特定的寓意。”
  绵竹年画盛于清代。清末画师黄瑞鹄所作年画《迎春图》,反映了当时春节盛大的民俗活动。如今,《迎春图》已成为国家一级文物。“这是绵竹年画根据时代背景演化的一个重要体现。”贾君说。
  “现在,部分传统文化渐行渐远,很多人不清楚以前过年会有一些什么习俗。为此,绵竹将年画《迎春图》中真实记录的年俗活动,通过真人演出的方式,走上街头田间,让人们看到以前的人怎么过春节。”贾君说。目前,主要根据《迎春图》而来的绵竹年画节已举办19届。
  在贾君看来,贴年画不仅是民俗,也反映、记录了民俗。如今,绵竹年画甚至可以再现民俗。
  现在,绵竹年画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大批像贾君一样的人,对绵竹年画的传承和发扬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从民间取材创作而来的绵竹年画,现在又融入了大熊猫、三星堆、防疫等诸多元素,这为绵竹年画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王攀 王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