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4 要闻-
A4要闻
  • ·脱贫不返贫,因地制宜探索“三产融合”致富路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金阳县委书记毛正文晒脱贫奔康“秘籍”:

脱贫不返贫,因地制宜探索“三产融合”致富路

金阳索玛花海与云海景观。

  凉山州政协副主席、金阳县委书记毛正文。

村民在采摘青花椒。

  位于四川省凉山州东部的金阳县,是“一步跨千年”的“直过民族地区”,“地无三尺平,出门就是坡”,区域性深度贫困特征异常突出。2014年,金阳贫困发生率达46%,是全国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
  到2020年底,金阳累计脱贫退出150个贫困村、1.96万余户、9.8万余人,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
  “金阳下一步的发展任务还很重,但是,也很令人期待。”近日,凉山州政协副主席、中共金阳县委书记毛正文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专访时,晒出了金阳脱贫奔康“秘籍”和“十四五”规划目标:要确保群众脱贫不返贫、可持续致富。毛正文透露,随着宜攀高速、西昭高速两条高速的建设和通车,金阳交通之“困”将被打破,美丽金阳欢迎大家来做客。

谈脱贫·来之不易
贫困发生率从46%下降至零

  从凉山州州府西昌前往金阳县城,200多公里的路程,开车需要5个半小时。从河谷,到山顶,再到峡谷,一路翻山越岭。
  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信息不畅、贫困程度深,曾经是外界对金阳的印象。但短短数年间,这个被群山环绕的地方,贫困发生率由46%下降至零。
  “我们有自己的脱贫‘秘籍’。”毛正文先是给出了一组数据:2016年以来,金阳累计投入117亿余元,实施扶贫项目4700余个,建成安全住房29988套,“乡乡通油路”488公里、“村村通硬化路”740公里;累计改(扩、迁)建中小学71所,建“学前学普”幼教点222个;达标建设34个乡镇卫生院和贫困村卫生室。安居难、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通讯难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这些数据,来之不易。”毛正文感慨,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金阳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的要求,以“扶贫不养贫、帮勤不帮懒、脱贫不掉队”为工作导向,广泛凝聚“共享发展脱贫奔康,是先富带未富,而不是先富养未富”的思想共识,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在中央、省委、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对口帮扶地区、单位、企业,综合帮扶队员,以及本地干部群众的努力下,金阳创新实施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感恩奋进、产业扶贫、移风易俗、生态文明、民族团结进步“五大示范工程”,走出了一条符合金阳实际的脱贫路径。
  谈到感恩奋进,毛正文说,金阳全体帮扶干部进村赶考、入户答卷、下地绣花,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另一方面,各族群众依靠自身诚实劳动,掀起有尊严的脱贫、可持续的致富、惠子孙的奔康。
  产业扶贫方面,金阳打造了青花椒、核桃、华山松“三棵树”套种套养的立体林业基地200万亩,套种魔芋9.1万亩,套养畜禽78万头(只),创新实施高寒山区“春薯秋菜”补短板工程6.5万亩。通过农村电商,带动1.58万余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500元。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5.8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9.08亿元。
  对于一些陈规陋习,金阳出台了移风易俗政策进行刚性约束。实施“三建四改”1.28万户,发放太阳能、洗衣机等“七件套”5.6万余套,组建“古嫫阿支互助队”等5支服务队,助脱贫、树新风。

论生态·壮士断腕
关停8家铅锌矿加速转型

  位于金沙江边,如何守住青山绿水?说到生态文明,毛正文举了一个例子:“十三五”期间,金阳壮士断腕,果断关停了曾经赖以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8家铅锌矿“规上”企业,推动以矿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向清洁能源开发、农牧产品精深加工、文旅融合发展等加速转型。这让当地铅锌矿业经济,从历史最高时工业总产值19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0.59亿元,下降到2020年底仅剩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00多万元。但2020年,全县经济指标非但没有下降,年均增速还高于全省、全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考核连续4年位居全州第一。

说产业·发展底气
因地制宜探索“三产融合”

  脱贫之后,“十四五”期间,金阳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补齐小康短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
  如何实现?毛正文的思路是,要把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作为首要工作,按照“脱贫不返贫、可持续致富,关键靠发展特色产业,解困靠改善基础设施,巩固靠持续移风易俗,长远靠提升社会事业,保障靠强化依法治理,根本靠深化党建引领”工作路径,强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说起特色产业,毛正文很有底气。金阳虽深处大山,但物产十分丰富,“中国青花椒第一县”“中国白魔芋特产之乡”“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青花椒、白魔芋)质量安全示范区”等,都是金阳农产品的金字招牌。
  以全国知名的金阳青花椒为例。2020年,金阳县青红花椒种植面积103.57万亩,产值达10.96亿元。有12万群众依托青花椒产业实现了脱贫,占全县农业总人口的63.15%。
  在毛正文看来,金阳要继续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打造金沙江干热河谷亚热带水果产业带,巩固提升省“三星级青花椒现代农业园区”、州“星级高山蔬菜现代农业园区”创建成果,扎实推动农业“三产融合”发展。
  因地制宜,是金阳发展的一个重要关键词。金阳的高寒山区,大部分海拔超过2500米,寒冷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出产欠丰,花椒不能在这些区域种植。除了传统的土豆、玉米、苦荞,还能种什么?
  通过反复论证、实践,金阳探索出了高寒山区“春种马铃薯,秋种蔬菜”的“春薯秋菜”增收致富新模式。改变了当地高寒山区千百年来只种一季大春作物的传统。2020年,“春薯秋菜”种植面积已达6.5万亩、产值2.4亿元。这些高山蔬菜不打农药,无公害,畅销成都、重庆等地。
  毛正文说,除了特色农业,金阳还将推动工业稳健发展,推进大型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电示范场建设。同时,加快“五大片区”烘干厂、冷藏库建设,着力打造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看未来·极具潜力
两条高速过境“靠旅游致富”

  金阳的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毛正文介绍,这里有金沙江高峡平湖、亚洲最大岩溶漏斗型天坑群、十万亩索玛花海、30万亩百草坡等旅游资源。如果5月份前往金阳,在公路边,就可以见到十万亩索玛花海,漫山遍野争相怒放,十分壮观。每年,当地都会举办索玛花文化旅游节。
  如今,金阳正在扎实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能力建设,加快索玛花景区“3A升4A”创建申报,打造旅游环线,大力发展民俗旅游、电商物流、“批零住餐”等产业,让群众“不挖山、不砍树,靠旅游能致富”。
  交通一直是制约金阳发展的一大瓶颈,现在情况即将发生改变。目前,经过金阳的宜攀高速正在建设中,预计2024年通车,西昭高速和G353、G356两条国道也在加快推进。随着“三峡连心桥”、德谷沟大桥的建设,县城“主动脉”也即将打通,再加上金沙江水运,金阳将形成内联外畅、水陆通达的立体交通网络格局,川滇交界区位优势也将显现。未来金阳极具发展潜力。
  金阳城市新区的建设也在加快进程。跨越金阳河谷的“三峡连心桥”,是世界最高钢构墩桥梁,预计将在今年10月通车。大桥对岸是金阳新城区。按照规划,未来,金阳城区面积将扩展至8至10平方公里,城市应有功能板块都将补齐。
  即将到来的5月,索玛花盛开之时,是金阳最美的季节。毛正文通过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发出诚挚邀请:请到美丽金阳,赏索玛、游草坡、观云海。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徐湘东席秦岭肖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