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3 要闻-
A3要闻
  • ·大义赴死前,车耀先留下了怎样的家训?
  • ·遂宁创新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不但“活”还很“火”
  • ·泸州龙马潭区党史学习与业务工作创造性结合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央视《国家记忆》聚焦革命烈士车耀先事迹

大义赴死前,车耀先留下了怎样的家训?

革命烈士车耀先。(央视《国家记忆》视频截图)

  《1940年至1946年车耀先烈士在狱中的自传》。

  “能以‘谦’‘俭’‘劳’三字为立身之本,而补余之不足……”1946年,车耀先慷慨明志,大义赴死,临刑前留下的绝笔,是他作为丈夫、作为父亲留给妻儿的牵挂与嘱托。
  4月7日晚,央视《国家记忆》节目播出《绝笔》第五集——《慷慨明志钟奇、大义赴死车耀先》,四川博物院馆藏的文物《1940年至1946年车耀先烈士在狱中的自传》在节目中亮相,揭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
  车耀先(1894—1946年),四川大邑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一直从事党的军运工作和抗日救亡运动,领导开展了成都普及民众文化教育、语言文字改革等工作。车耀先一直同中共川康特委书记罗世文保持单线联系,协助他在四川地方势力上层人物中开展工作,被誉为统一战线“线长”。1940年3月,国民党在成都制造“抢米事件”并嫁祸共产党,车耀先和罗世文同时被捕。
  被关押的六年中,车耀先将经历写成传记,成为了勉励后人的家训。

创办努力餐餐馆
作为共产党员的秘密联络站

  成都金河路和小南街交界的拐角处,坐落着一栋二层青砖小楼。门口的牌匾上写着三个烫金大字“努力餐”,店名之意,取自孙中山先生的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创办这家餐馆的,正是中共地下党员、中共川康特委军事委员车耀先。
  上世纪30年代,车耀先根据党的指示创办了这家餐馆,作为四川地区共产党员的秘密联络站。
  当时,在这家享誉蓉城、食客络绎不绝的餐馆里,一些中共地下党员隐藏其中,暗地里传递情报。
  “几位客人,今天来点什么菜呀?”如果客人还未等店小二报完招牌菜名,简单回答“来一菜一汤”,就会被请到楼上免费用餐。因为,“来一菜一汤”,正是中共地下党组织成员的约定暗号。

筹办《大声》周刊
成为影响力最大的进步刊物

  为了宣传抗日思想,1936年末,车耀先用餐馆二楼的两间屋子作为办公室,和几名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筹办《大声》周刊。
  当时,车耀先认为,正是由于处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下,因此更加需要有人大声疾呼,《大声》周刊就可以把真相告诉大众。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大声》周刊,了解到事实真相。《大声》周刊成为四川抗日救亡刊物中读者最多、影响力最大的进步刊物之一。1939年4月,车耀先发起成立了中苏文化协会成都分会,广泛团结进步力量。
  这时,国民党坐不住了,经过调查,车耀先很快便进入了国民党特务的视线中。
  当时,车耀先一直同中共川康特委书记罗世文保持单线联系,积极协助他从事统战工作。1940年3月,国民党在成都制造“抢米事件”并嫁祸共产党。3月18日深夜,在外奔波一天的车耀先躲过特务的监视,回到家中。疲惫不堪的他顾不上休息,开始整理焚烧党的秘密文件。突然,一大群特务冲了进来,将车耀先带走。

狱中提笔写自传
用生命铸就遗训鞭策后人

  被捕入狱后,国民党特务许诺车耀先,只要他同意退出共产党就可以到国民党工作,并许以高官厚禄,否则一辈子也别想出去。
  车耀先拒不接受国民党的任何条件。国民党特务看软的不行就给他施以酷刑,百般折磨,然而一无所获。
  见威逼利诱都不奏效,国民党决定对车耀先采取“攻心战术”。国民党特务要求他每天必读《曾文正公家书》,并且还要写心得,妄图以此消磨他的革命意志。
  车耀先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想到恩爱有加的妻子,还有5个尚未长大的孩子,他想到借着写家书心得的机会,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传记,留给子女。
  最终,车耀先没有守住离家时候“我会回来”的承诺。1946年8月18日,他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重庆歌乐山松林坡,时年52岁。
  《1940年至1946年车耀先烈士在狱中的自传》、《大声》周刊还有努力餐楼开幕纪念照片,如今都收藏在四川博物院。翻开这些泛黄的纸张,车耀先对后辈的殷切希望跃然纸上:“能以‘谦’‘俭’‘劳’三字为立身之本,而补余之不足;以‘骄’‘奢’‘逸’三字为终身之戒,而为一个健全之国民。”
  他用生命写就的遗训和他倡导的“谦、俭、劳”的品质,贯穿在车家后人为人处世的理念之中,像一杆标尺,鞭策后人。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曾洁实习生王金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