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4月9日,贵州、云南、四川三省人大常委会赤水河流域保护共同立法第二次秘书长联席会议在成都召开。参会人员围绕云贵川三省赤水河流域保护共同立法的相关事宜进行深入交流,充分讨论。
会议重点讨论了云贵川三省《关于加强赤水河流域保护的决定(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对草案形成的主要过程和依据,起草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等,进行了深入研讨。
草案注重三省赤水河流域保护的协同,通过赤水河流域三省协同保护工作机制的建立健全,保护标准、保护措施和保护要求的协同统一,进一步强化三省共同的法定责任,统筹推进流域的综合治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共同推进赤水河流域保护与绿色发展。
据介绍,2020年,《四川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草案)》已经提请四川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审议。同时,贵州、云南两地的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也进入了立法程序。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赤水河流域保护的条例,是全国流域保护省级协同立法的开篇之作,也是四川省流域类第一部跨省协同地方立法。
云贵川三省关于赤水河流域保护的决定草案,和三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的制定,将实现“决定”+“条例”的双管齐下方式,强化流域共治,发挥各自优势,增强立法的整体性和针对性。
联席会议指出,尽管贵州、云南、四川三省行政区域内的赤水河流域功能定位、发展方向有不同,但总体看来,构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推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目标是一致的。
会议要求,要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贯穿立法工作的始终,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赤水河流域保护的共同立法。
记者了解到,云、贵、川三省人大常委会将聚焦共同关注的问题,对决定草案(讨论稿)加强研究论证,科学构建制度设计和条款内容,按照统一名称、统一内容、统一公布和统一施行时间的原则,抓紧完善各自的《关于加强赤水河流域保护的决定(草案)》文本,力争今年5月底完成立法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