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5 宽窄巷-
A15宽窄巷
  • ·为何地震后十年才写《云中记》?阿来出新书剖析心路历程
  • ·马伯庸:写作最重要的是知识储备
  • ·写作的秘诀是谦卑和开放的心态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对话

写作的秘诀是谦卑和开放的心态

马伯庸与读者合影。

《两京十五日》。

  马伯庸多次来成都,特别喜欢武侯祠。这次他还特别去看了一场三国文化展览。在读者分享会之前,封面新闻记者对马伯庸进行了专访。
  封面新闻:从《长安十二时辰》到《两京十五日》,都是在写一个有限的时间里发生的事情。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马伯庸:古代社会的时间节奏很慢。我就想在写历史小说的时候,有一个突破。所以,就把现代的时间节奏放在古代社会,看看会是怎样的效果。这两部小说就是这种尝试的成果。
  封面新闻:《两京十五日》是你在阅读《明史》时,被一段仅40字的真实记载所启发,写成的小说。里面有大量的情节、对话等具体的有血有肉的描写,你是怎么想像出来的?
  马伯庸:坦白说,对我而言,在写作中,想象力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充分掌握并获得足够的历史资料。像这部《两京十五日》里虽然有虚构的情节,但历史逻辑都是真实的。当时的人,骑着怎样的马,走过怎样的路,京杭大运河上他们走的路线是什么样子,这些细节其实都是我在史料里发现的,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演绎和发挥。所以,写作最重要的还是要有知识储备,而不是只靠灵光一现。
  封面新闻:《长安十二时辰》改编成影视作品取得了很大成功。这会不会导致你在写《两京十五日》时,会想着更有利于影视化去写作?
  马伯庸:完全没有想着要更适合影视改编的需要去写。在影视圈,很多人都知道,所有的戏中,水上是最难拍的,也是非常费钱的。我这个小说的故事内容,几乎全部发生在水上。如果我要照顾影视改编,就不会这么安排了。
  封面新闻:《两京十五日》在名字上,感觉跟《长安十二时辰》有延续性。这是特意为之的吗?
  马伯庸:我原本不想用“两京十五日”这个书名,免得大家误以为是“长安十二时辰”的延续。但是后来综合考虑了一下,“两京十五日”确实能够恰如其分地点出故事的时间感,而且浅显易懂,也就使用了。
  封面新闻:在写《两京十五日》时,感觉最难的地方是什么?
  马伯庸:小说里的主场景是在京杭大运河。为了写这个小说,我还特意走了一趟京杭大运河。最难的在于,要把明代京杭大运河沿途每一个城市的风貌特点写出来,其中有哪些不一样,要写得让读者信服。
  封面新闻:你非常善于从历史掌故里获得创作灵感,写历史小说,而且创作力源源不断,这种本领是如何炼成的?你有什么秘诀?
  马伯庸:谦卑,开放的心态。谦卑,就是要知道自己知道的还很少。除了要阅读大量的史料之外,还要去阅读现代学者对这些史料的研究成果,多跟业内的专家请教,才能学到很多此前不知道的东西;开放,就是不要把自己局限于某一个观点之中,而要有胸怀去涉猎更宽广的知识领域。比如我很喜欢三国,为了更多了解三国,我不能仅仅读三国的史料,我还要看后汉、南北朝以及明清时代关于三国的相关阐述。这样才能做到触类旁通,很多创新的东西就出来了。我一直认为,灵感除了需要灵光一闪之外,还要建立在大量的基础阅读之上。所以,当你的阅读量足够的时候,很多灵感也往往不请自来。
  封面新闻:2020年有一段时间,你因睡眠困难,决定暂停发微博,休养身体。具体是怎样的情况,现在如何了?
  马伯庸:主要是因为脑子一直在运转,过于亢奋。看到什么就想到,这个能不能写进小说。甚至看电影的时候,也会用编剧的视角去分析。这样就很难入睡,勉强睡着了也会做很多梦,梦里的情节也非常曲折,费脑子。有时醒了还会坐起来把梦里情节写下来,准备写成小说。这样怎么能休息好呢?吃安眠药都没啥用。这样的情况延续了大概半年。我去医院的睡眠门诊看医生,医生建议我减少接受外在的信息刺激,于是我就把微博暂停了。现在情况好多了。
  封面新闻记者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