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7 天下-
A7天下
  • ·外交部评七国集团外长会:开历史倒车的集团政治
  • ·拉帮结派搞“小圈子”,G7到底啥心态?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打着“遵守国际秩序”之名,却行拉拢更多国家打压中俄之实

拉帮结派搞“小圈子”,G7到底啥心态?

  七国集团外长会5月3日在英国首都伦敦开幕。5月4日,与会代表在英国伦敦兰卡斯特宫拍摄合影。 新华社发

  七国集团(G7)外长会3日至5日在伦敦举行,为定于下月在英国举行的G7峰会预热。这是七国集团近两年来首次举行面对面会谈,东道主英国也借机邀请多个位于印太地区的“嘉宾国”外长参会,强调维持以欧美为主导的“国际秩序”,试图扩大G7影响力的版图。
  分析人士指出,美英在印太地区拉帮结派搞“小圈子”,协调如何一致应对俄罗斯和中国,企图心明显。但对七国集团这个旧时代的产物而言,“新朋友”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其解决问题能力的增强,反而再次暴露其战略焦虑和内部分歧。

美英搞“小圈子”

  作为今年七国集团轮值主席国,英国邀请澳大利亚、韩国、印度、文莱以及南非外长参加本次会议。英国称,这些国家都是支持“民主”的“志同道合者”,拥有“共同价值观”。
  根据5日会议结束后的联合声明,各方承诺将协力促进疫情后经济复苏,应对气候变化、饥荒和人道主义危机,保障女性教育权益等。但舆论关注的焦点是,美国如何团结“志同道合者”共同应对俄罗斯以及“中国崛起”。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结束G7外长会后飞赴乌克兰访问。有分析指出,他此次欧洲之行就是要强化各方对俄罗斯的强硬态度,维持俄欧紧张态势,进而拉拢欧洲国家联手对抗俄罗斯。
  对英国而言,邀请印太国家参加G7会议也有私心。脱离欧盟后,英国着力塑造“全球英国”形象,明确提出将外交政策向印太地区“倾斜”。此次受邀参会的国家除南非外都在印太地区。
  分析人士表示,美英等国在此次会议期间打着“遵守国际秩序”之名,却行拉拢更多国家打压中俄之实,充分表明其搞“小圈子”的本质。

步调很难一致

  英国知名学者、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认为,此次外长会暴露了七国集团的战略焦虑。他5日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文说:“再见吧,G7。你曾经主导世界,但如今你只是世界越来越小的一部分。你难以忍受自身地位的衰落,于是你责怪中国。但你的失败只能怪自己。”
  尽管美英等国极力“吆喝”,但许多分析人士认为,无论是在经济议题上,还是在对华、对俄关系上,G7内部都难以形成一致步调。
  美国国务院4日在一份声明中说,布林肯在此次会议期间与德国外长马斯会晤时,再度表达了美方对俄德“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强烈反对。有专家指出,鉴于欧洲大陆对俄罗斯能源供应的依赖,德国、法国等主要欧洲国家在对俄政策上不会紧跟美国。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日前发表分析文章说,美方指责“北溪-2”是一个坏主意,但德国并未顺从,一方面是因为这个项目受德俄之间条约的约束,另一方面是因为德国对自己能源安全的评估与美国不同。
  对于英国意图向印太地区“倾斜”,英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前驻法大使彼得·里基茨认为,这会加大英国与欧洲盟国之间的隔阂,因为向印太地区的“倾斜”就意味着从欧洲的“偏离”。
  美国经济学教授哈伊里·图尔克5日在英国《金融时报》上撰文表示,经济基础决定了美英企图借G7扩大反华阵营的目的难以实现,因为德国、日本、韩国都和中国有直接大量的经贸往来,而印度作为中国倡导设立的亚投行主要受益方之一,也不会轻易和美国公然站在一边。

G7已不合时宜

  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多国专家早已指出,作为旧时代的产物,七国集团已不合时宜,难以主导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
  本次会议议题涵盖当前几乎所有重大全球问题,但会后联合公报和大量双边会谈的重点,却放在了应对那些“挑战”西式民主的国家。对此,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专家罗宾·尼布利特表示,从本次会议的议题设置来看,G7缺少包容性,议题严重“跑偏”。他说,G7应设立更积极的核心目标,把重点放在更重要的全球性议题上,“而不是寻求遏制中国或俄罗斯”。
  德国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辜学武认为,此次会议安排的议题众多,但当下全球面临的三个最迫切问题——抗疫、环保和经济复苏却都没有被具体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3日呼吁G7为全球抗疫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临时豁免新冠疫苗知识产权。法国《费加罗报》5日发表文章说,G7外长会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疫苗的公平分配,但富国并未按照世卫组织主导的“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公平分配疫苗,反而抢占了尽可能多的疫苗。
  英国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欧洲政治学教授戴维·菲尼莫尔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美国看重G7是要将其作为重塑自身国际地位的工具,但人们不应夸大G7的重要性,对其未来几年的影响不应抱有过高期待。 据新华社

延伸阅读
时隔一年多日韩外长首会分歧依旧

  日本外相茂木敏充与韩国外长郑义溶5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约20分钟会谈。这是郑义溶2月上任以来,两国外长首次会谈,也是一年多来两国外长首次会晤。不过,会晤未能弥合双方分歧。
  茂木与郑义溶在七国集团(G7)外长会间隙会晤。日本为七国集团成员,韩国获邀与会。
  共同社援引日本外务省消息报道,就韩国法院勒令日本政府赔偿“慰安妇”受害者,茂木要求韩方采取妥善措施;就韩国法院裁定日本企业赔偿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强征的韩国籍劳工,茂木要求韩方尽快提出可被接受的解决方案。
  韩国外交部说,郑义溶表示,如果日方对历史没有“正确”认识,双方不可能解决上述问题。
  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1月8日就12名“慰安妇”受害者向日本政府索赔一案做出判决,要求日方赔偿原告每人1亿韩元(约合57.6万元人民币)。这是韩国法院首次就韩国“慰安妇”向日本政府索赔做出判决。
  郑义溶对日本政府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放入海深表关切。茂木则表示,日方将向韩国和其他国家继续提供必要信息。他同时对韩国政府近期就此谴责日本的做法表达关切。
  韩国总统文在寅上月要求韩国官员研究把日本“排污”一事提交国际海洋法法庭。
  双方分歧依旧严重,但同意保持沟通。茂木在会后举行的线上记者会上说,双方均认同,不能让日韩交恶状态持续。
  韩国法院2018年底裁定日本企业赔偿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强征韩国籍劳工以来,韩日关系恶化至今。共同社报道,郑义溶2月上任以来,两国外长没有通过电话。
  上一次日韩外长会是2020年2月在德国举行的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茂木与时任韩国外长康京和会谈。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