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隆昌石牌坊(资料图)
“精致隆昌小县,雄伟川东大门,青石之城,正当六路要冲;白鹅之邑,常获四方美誉。古因驿道设县,今因牌坊传名……”位于四川盆地南部的隆昌市,境内置县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文化底蕴深厚。
6月8日,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迎来了文物保护新机遇。在当天举行的2021年AI+智媒体大会上,封面传媒和隆昌市政府签订了《数字文物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约定将共同携手,通过科技手段向全省输出数字文物保护范本,推动隆昌市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
今年“五一”假期,经过提升改造后的隆昌北关石牌坊景区石牌坊、牛树梅、恤嫠会、栖流所展馆,正式对外试运行。裸眼3D全息投影、故事听筒、体感翻书……新增的科技互动项目,让游客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了解到牌坊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仁义礼孝廉文化。
在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中,隆昌市一次次走在了科技前沿。封面传媒和隆昌市政府的签约,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磅携手,也将在隆昌文旅融合发展的道路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隆昌市市长蒋学飞表示,在文物保护过程中,隆昌高度重视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依托现代新技术让文物在更大范围内“活”起来,让千年文脉历久弥新,带动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此次与封面传媒合作,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是文物科技创新的必然需求,也是“文物+数字化+互联网”多领域深度融合的一次全新探索。
此后,签约双方将在文物数字化采集、文物数字化展陈、强化文物数字保护、助力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多平台多角度宣传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千年前,巴蜀古驿道穿城而过,不仅奠定了隆昌“以弹丸之地而当六路之冲”的战略地位,也为这座城市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比如驿站、关隘、牌坊、石刻、石碑,尤其以牌坊闻名中外。
从南宋的“岱宗坊”到民国的“陈刘氏节孝坊”,鼎盛时期,隆昌石牌坊240余座,如今现存17座,其中城内有13座,呈捻珠状分布在北关南关,还有4座分布在城外,堪称“立体史书”。
相较于其他地方的牌坊,隆昌石牌坊群具有不可替代的个性和特点:突破一人一坊的惯例,有3座牌坊为多人(最多者达305人)存坊,在全国绝无仅有;男女同坊,全国罕见;建坊方式多样,既有“官建”,亦有“官准民建”“士民公建”“官民捐建”“个人独建”。2005年,隆昌被中国乡土艺术协会命名为“中国石牌坊之乡”。
在文物数字化采集合作中,封面传媒将以隆昌古牌坊的数字化保护为载体,进行尖端三维扫描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协助隆昌完成石牌坊文物的数字化采集及建档工作。此外,还将探索开发基于文物数字化采集成果的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合作建设体现隆昌历史文化特色的沉浸式展览体验区,打造具有全国前沿水平的隆昌历史文化数字云展平台,开发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创产品IP。
其实,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并不是封面传媒和隆昌的首次牵手。今年3月27日,封面传媒利用3D建模、VR技术等交互技术,还原打造了“毛泽东主席视察隆昌气矿纪念云展馆”。
这个“永不落幕”的云展馆以全场景云端适配3D云展馆为核心表达,打造了多功能展区,突破了线下观展局限,实现了720°全方位震撼观展、365天随时观展以及沉浸式漫游的交互体验,为观众营造了身临其境的观感。
云展馆只是起点,未来,封面传媒将进行文物数字化保护的全面实践,向隆昌输出更多的数字文物保护范本,实现文物资源共享;提供数字文物保护、展览、传播、文创IP打造的产业全链条解决方案或发展样本;以数字化手段助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中的知名品牌,为隆昌创建天府旅游名县注入强大动力,促进文旅发展。
同时,封面传媒也将发挥资源、平台优势,以封面新闻客户端、华西都市报为重点,通过官方微信、微博、网站及抖音、快手等千万级全媒体矩阵,发布多角度、深层次、有价值的报道,提升隆昌知名度。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黄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