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7 四川-
A7四川
  • ·内江市东兴区委书记康厚林:把情怀转化为动力 打响“中国天冬之乡”品牌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内江市东兴区委书记康厚林:把情怀转化为动力 打响“中国天冬之乡”品牌

内江市东兴区委书记康厚林。

美丽的内江东兴新城。内江东兴区委宣传部供图

  2020年,被任命为内江市东兴区委书记时,康厚林流泪了。
  “不是因为当了书记感到兴奋,而是因为对这片土地有30多年感情,感谢组织信任,让我在这里工作。”近日,康厚林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时,道出了他在东兴区的干事情怀。
  东兴,东汉时期置县,名为汉安,隋朝时改名内江,1989年撤县建区。东兴区地处成渝主轴线中间、毗邻重庆,面积1181平方公里,辖19个镇(街道),是中国国画大师张大千、“新闻巨子”范长江的故乡,是革命老区、四川促进服务业发展先进区和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区。
  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东兴区如何紧扣加快建设“全省经济强区、内江全域开放门户和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目标定位,找准路径蓄势发力?接受采访时,康厚林一并给出了答案。

“七位一体”发展天冬产业
瞄准2030年大健康产业100亿元总产值

  1989年,康厚林从家乡资阳市乐至县来到内江市东兴区念书,由此,他和这座城市结下了缘分。2017年,内江市东兴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选举康厚林为东兴区区长。他担任区长期间,区政府大力推进“两城三园”(即东兴新城、椑木新城,东兴现代服务产业园、内江长江现代农业园、内江东兴经济开发区)建设,加快向“全省经济强区”迈进。
  “我一直希望能在这片土地上做出一些事情,为人类健康、为老百姓增收致富作贡献,这样人生才有价值。”2020年,履新东兴区“一把手”后,康厚林越发将这份感情转化成干事创业的热情。这份热情在推进东兴区“一号工程”天冬产业时展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网络世界,他都不遗余力地推荐天冬,就连微信名片里的业务简介都写着:“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全力打造中国天冬之乡。”
  说起发展天冬的缘由,康厚林打开了话匣子。去年,中医药的强身健体功效备受各界关注。在东兴区,有一种名为天冬的道地中药材,食药同源,历史悠久,富有养阴润燥、清肺生津、抗肿瘤、抗氧化等功效。经过反复论证调研,康厚林和同事们认为,天冬种植大有可为。
  于是,一张以天冬种植为主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蓝图徐徐铺开,这也是东兴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一大抓手。
  东兴区正以育苗、种植、加工、交易、研发、品牌、康旅“七位一体”为方向,高质量发展以天冬为核心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打响东兴天冬品牌,预计今年内实现“中国天冬之乡”的授牌;预计到2030年,建设东兴区现代中医药精深加工产业园、国家中药材生态种植基地、东兴区中医药仓储物流基地及专业化交易市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内江中医药院内制剂中心,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招商引资实行“一包到底”
省级园区迎来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采访当天,康厚林带领记者来到位于内江东兴经开区的内江市天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李皓辉指着门口宽阔笔直的园区道路感慨:“政府十分给力,半年就把路修好了。”
  优越的营商环境是吸引企业入驻的一大重要因素,康厚林说:“在招商引资工作中,东兴区实行终身负责制,企业引进来后,从签约落地到建设运营全过程,都有区级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一包到底。”
  东兴经开区的前身是西南循环经济产业园区,2019年1月,园区获批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同年6月更名,成为东兴区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名称的变化折射出三大改变,即工业战略重心升级、发展理念不断革新、服务保障更加优化。
  目前,东兴经开区共入驻企业11户,累计完成项目投资50多亿元,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00多亿元。下一步,园区将重点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新型建材等产业,形成1500亩的科创研发片区,力争到2025年,其规划面积达50平方公里,核心区新增承载面积达5000亩。

文旅融合挖掘老街情怀
串联沱江沿岸景点留住远来客商

  坐落在内江主城区东南方向的东兴老街,早年间是一个水陆交通要道和新兴商贸口岸。2013年通过改造后,东兴老街沿袭马头墙、盔顶结构、窗花户棂等清代建筑风格,保留茶肆、酒馆、川剧座唱等传统商业形态,是目前内江城区唯一一条展现内江历史文化缩影的老街。
  采访中,康厚林直面老街目前发展的瓶颈,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充分挖掘老街的情怀、拓展老街的业态、激活老街的活力。
  康厚林说,首先要打造“印象·东兴博览馆”,将历史场景植入老街各个角落,再现1800年历史的东兴记忆、优秀文化与生活映象;其次打造一批民间文学工坊、传统音乐工坊、传统舞蹈工坊、传统戏剧工坊、传统美术工坊等;最后以打造夜经济为契机,引进轻餐饮、特色小吃等,推出老街夜市。
  除了老街本身的打造,东兴区还计划以老街为起点,扩大旅游半径。“准备通过投影的方式,夜晚再现浮桥景观。”站在东渡码头,康厚林望着沱江河展望道,今年东兴区还计划开行两艘游船,将东兴老街、大佛寺、圣水寺等沱江沿岸的景点串联起来,让远道而来的客商能了解、爱上这座城市,愿意留下来安家置业。
  目前,东兴区已有大千文化旅游产业园和范长江文化旅游园区两个4A级景区,德国海德堡啤酒小镇、万达内江文旅城等项目也在加快推进,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新兴的文旅项目交相辉映,促进了文旅融合产业高质量发展。

效仿昆山融入成渝双圈
围绕“五区”“四地”目标启航“十四五”

  东兴区是内江市新城建设的主战场,以汉安大道为中轴线,向四周扩展。去年东兴区常住人口与2016年相比是净流入,“由此可见,东兴区的吸引力十分强劲。”康厚林总结说。
  一座新城如何保持新鲜活力?“发展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康厚林说,这不仅能让内江的大学生留在本地,同时也能吸引部分外地人来此就业。
  目前,内江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过渡园区已入驻企业6户,今年一季度产值达7000万元,园区开发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仅仅是东兴区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一个支撑点,如何唱好“双城记”,东兴区有着清晰的定位。放眼全国,康厚林认为,东兴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区位优势,相当于江苏到上海中间的昆山,所以东兴区将效仿和对标昆山,发挥优势,错位发展,统筹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目前,东兴区已储备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相关项目342个,总投资1919.23亿元。接下来将在产业上积极配套、在资源上优势互补、在交通上加快联通、在招商上深入对接。
  立足“十四五”,东兴区将围绕“五区”(人才强区、科技强区、交通强区、文化强区、产业强区)“四地”(建设川渝毗邻地区高质量发展腹地、成渝滨水生态宜居地、成渝改革开放新高地、更高水平的法治平安地)的目标,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
  拥有发展东兴情怀的不仅仅是康厚林,还有他身后的所有干部群众。“我们干部都很兴奋,睡觉前想的是产业,第二天醒来想的第一件事还是产业。”康厚林坚信,通过几年的努力,东兴区一定会有大的变化。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 肖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