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四川“05后”小诗人出版诗集
《背着星星飞翔》
“诗人都是孩子。”对世界葆有童心和好奇心是一个诗人的本质,在读完中学生杨旻怡的诗集《背着星星飞翔》之后,我从中找到了一面镜子将这句话倒映过来:“孩子都是诗人。”2021年5月,《背着星星飞翔》由团结出版社公开出版,得到《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的作序推荐。
作者杨旻怡2006年生于成都,四川省青少年作家协会会员,现就读于成都市棠湖中学初中三年级。曾获四川省中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二等奖;成都市文联“我爱成都”诗歌大赛少年组“十佳小诗人”称号。
在《背着星星飞翔》中,她以一个中学生的视角,对身边的日常事物作了诗意的描述,意象新颖,内容积极健康,诗意浓厚,勾画了一幅中学生内心世界的美好与朝气的壮美画卷。
该诗集收入70余首小诗,大多短小精悍,属于思想闪光、灵感乍现的形象捕捉。比如《惬意的午后》:“一只蝶/借一棵树荫停留/它在枝头凝视大地/我在树下/仰望天空/天空里有两朵白云/我一朵,它一朵/风来的时候/它可以踩着云飞走……”在《一棵树的成长》里,她直接写:“它来不及琢磨未来/只是饥渴地呼吸”,“从一枚芽到一棵树/直到伸进天空”,“但身姿挺拔/土地就在脚下……”
在龚学敏看来,杨旻怡是一个心中有光、追逐光的孩子,她的诗里有“光”,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其一,是意象之光。在这本诗集中,光这一意象反复出现,占比极高,如阳光、星光、月光、灯光、火光、萤光等意象。这些意象各自的独奏组成了光这一主旋律的变奏,进而成为了杨旻怡童年生活的合奏。在《被子》中的“为什么被子那么暖和呀/我说/因为阳光藏在里面”,是诗人对生活心有阳光的态度;在《微光》中的“一群小虫与黑暗叫板/只需要一点微光/便能看出黑暗的破绽”,萤光为诗人照亮了方向。
其二,是诗意之光。在部分诗作中,虽然没有出现“光”这一明确的意象,但这些诗歌却依然像明亮的灯盏和明媚的春天。如《成长树》中的“风儿一遍又一遍地清理枯叶/当树上挂满青涩的果子时/我们便长大了”,心有阳光,何惧风霜,把成长中的烦恼和困难像枯叶一样清理掉之后,“青涩的果子”便可以长大成人了;如《方向》中“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方向”,山的高度是向上的态度,水的方向是坚定的信仰。
其三,是思考之光。当然,我们还不能对作为中学生的杨旻怡在这方面要求太高,但是,我们确能在她的诗歌中,看到她常常以一个中学生充满好奇心的视角,观察世间物象,思考人生百态,进而得出独有的见解和感悟。如《风景区》中的“纸巾、快餐盒、塑料袋/随处可见/乱扔的臭气/腐烂了空气/最难清除的垃圾/是我们缺少文明的随意”,诗人发现了最难清除的不是有形的垃圾,而是无形的随意;如《云的境界》“从一朵虚无的浮云/变成一汪实在的清水/必须从高高的天空里落下来/不仅需要勇气/也必须是一种境界”,诗人在浮云化水的过程中,领悟到了实实在在的勇气和境界。
四川省特级教师、作家邱易东说,“我一直提倡和鼓励中小学生课余写诗。每天用一点儿时间,既能放松自己,宣泄内心情感,获得心灵抚慰,也能保持对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的进取精神,实在是‘一本万利’的事。杨旻怡就是最好的证明,她一直坚持下来,也一直在诗歌中获取成长的力量和养分。”
在诗集的后记中,杨旻怡这样剖白自己,“我是一个活泼的人,思维跳跃、没心没肺,与安静淑女这样的词沾不上边。在母亲的教导下,我似乎懂事得格外早。我喜欢观察,喜欢透过现象看本质,喜欢分析每个人不同的行为中所透露的心理问题,我的大脑像一个无底黑洞,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在学习中我并不十分踏实,成绩自然也算不得好,但我似乎对文字十分敏感,语文政治等文科科目总是对我有极大的吸引力,处理起来也相对得心应手。如一篇现代文阅读,我总是能从一两遍的阅读中迅速琢磨出作者的心思,从而找出题目的答案,取得优异的分数。”
杨旻怡说,自己刚开始写诗是不自知的。五岁那年她看见天空中飘起了雨花,随口一吟,被母亲录了下来。“那时候的我,还不知道什么是诗,也不知道如何创作诗。但现在来看,这确实是我诗歌旅途的开端了。我写诗的过程算不上‘创作’,只能算‘记录’。我是个随性的人,不觉得自己在写诗这件事上有什么特别的天赋。如果硬要说我和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的话,也许就是我更爱这个世界吧。我有一种‘贪念’,想把那些让我心动的花草树木全部永恒地留在记忆中,留在我的世界中。”
《背着星星飞翔》是杨旻怡出版的第一本书籍,她说,“接下来我不会停止写诗。我的人生还很漫长,还有很多的未知,未来如果我陷入困境,我还可以拿起我的诗集看看,看看以前我眼中的一切,然后努力地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