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7 四川-
A7四川
  • ·成都市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注重细节办实事 不断增强幸福感

成都市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温江区南城绿道。梁波摄

  2020年9月,一条从尚锦到天瑞的暖暖西园“幸福专线”开始试运行,专线每天早晚各一班,专程接送在天瑞幼儿园上学的孩子们。

  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网络理政分中心已正式启动,实现了“与民在线、与民同行、与民同心”的7×24小时在线服务。

  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一场场人才招聘活动为求职者提供就业机会、企业办事 更 加 方 便 快捷……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与更新在成都陆续发生,让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具象化。
  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困。当前,成都始终把办好“雪中送炭”为民办实事作为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居民收入、公共服务、生活成本、通勤效率、城市更新、生态惠民等十个市民群众关心关注领域,创新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
  围绕群众面临的难事、基层面临的难题、发展面临的难点,成都市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提升为民服务质量,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华西都市报
  -封面新闻记者罗田怡杨金祝

行政审批少跑腿 楼宇园区下设园区服务站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检验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标尺。今年以来,成都高新区各部门各街镇多措并举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地落实,让群众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区域发展进程中,产业政策也在持续更新迭代,但在此过程中,难免会造成申报流程不统一等问题,如何解决?成都高新区经济运行局“以满足企业需求”为导向,切实提升服务质效。
  为了能让企业看得懂、够得到,高新区经济运行局企业服务中心按照“五统一”原则,系统梳理产业政策、细化政策申报标准、做好政策公开公示,目前已梳理形成涵盖国家和省市区级共计24项政策、95个项目的政策库,涉及发改、工信、科技、商务、人社、财政、生物医药等10个重点领域。
  为了让申报流程最优化、可预期,高新区经济运行局企业服务中心创建了一站式线上服务平台,有“高新通·成都高新区企业服务网”和“高新通”微信小程序,能向企业集中提供政策订阅推送、申报通知发布、重要事项日历等服务。通过线上服务平台,企业能实时跟踪申报进度,及时获知下一步办理事项。
  同时,为了让企业少跑路,区级政府服务中心下设有“中心服务窗口”以及“产业功能区中心站”,在街道、园区楼宇也分别设立了便捷工作站和园区服务站。中心服务窗口的“常设窗口+机动窗口”模式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窗口数量,节约排队等候时间;产业功能区中心站的专业服务,能方便企业就近咨询、办理政策申报等事项。同时加强窗口所有人员的专业性和实效性,进一步降低企业办事时间、空间成本。
  2021年以来,经济运行局企业服务中心已累计接收企业政策申报材料4100余件,审核通过近2600件,极大减轻了企业“来回跑路”的麻烦。

传递城市温情 常态化协助农民工解决讨薪问题

  辛辛苦苦完成工作,农民工却拿不到工资,该怎么办?
  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开展以来,成都市新都区检察院紧密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常态化协助农民工解决讨薪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检察队伍教育整顿的新变化新气象。
  3月16日,新都区检察收到5名农民工追讨欠薪85190元的支持起诉申请书。收到申请书后,新都区检察院迅速启动调查工作,耐心平复当事人激动的情绪,仔细倾听农民工诉求,全面梳理案件证据,针对追索劳动报酬案件的特点,在支持起诉的同时拟定了多种化解方案。
  同时,新都区检察院与法院、人社部门、劳动仲裁部门、信访部门、法律援助中心等部门密切配合,就畅通农民工讨薪渠道进行沟通交流,共同研究解决农民工追索报酬的有力举措,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相互通报案源情况,畅通农民工讨薪各环节。对于发现的欠薪问题,区检察院以支持起诉、促成双方调解等举措,化解双方矛盾,解决讨薪问题。
  加强检律协作,新都区检察院还不定期走访区内律所,充分利用律师获取第一手案源线索优势,不断拓展监督申请渠道。注重案件全流程跟踪机制,加强已办案件回访,跟踪监督案件执行情况,务必帮助每一位农民工讨薪。
  帮助农民工讨薪的背后,传递的是一座城市的温度。当前,新都区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深刻践行初心使命,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新都区党史学习教育相关工作,形成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

滨河空间大变样 呈现公园城市生活新场景

  每当进入夜晚,温江区江安河五凤段都会变成欢乐的海洋。3D音乐喷泉、水幕电影……夜色璀璨、流水潺潺,一道道炫彩光影构建的奇幻世界,给当地市民带来了令人陶醉的沉浸式体验。
  江安河光华段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是成都市重点项目。该项目建设范围为江安河成温邛高速至光华大道段,总长10.07公里,包括绿道连通、景观提升、新建闸坝、河道清淤等。在此基础上,按照公园城市建设理念,打造了以五凤段为重点的滨河空间。
  该段滨河空间起于五福桥,止于凤凰北大街,全长约1.9公里,2.74公里绿道、7.3万平方米绿植,120种鲜花、绿植在这里茁壮成长。
  江安河要实现早上晨跑、晚上夜游,晨跑容易,但夜游如何有内容、有趣味?温江区水务局建安科科长李龙峰表示,经过多方学习、深入调研和思考,最终确定了夜景灯光秀的方案,实现市民可参与、可互动。自5月试运营以来,江安河滨河空间在每个周末的夜晚都带给群众很多欢乐。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营,江安河光华段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即将进入验收、移交阶段。“在试运营阶段,我们对江安河滨河空间各项设施进行反复排查,同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进行调整和完善,力争把为群众办实事的民生工程做好、做实。”李龙峰表示。
  公园内的座椅够不够,智慧灯杆安装的位置,这些都是李龙峰和同事们关注的内容。李龙峰透露,“公园内现在有200多套座椅,其中180多套座椅为市民捐赠,可见大家对项目的认可与支持。”滨河空间安装的智慧灯杆,集路灯、摄像头、音箱、充电插座等功能于一体,将极大地方便群众。为了营造丰富的消费场景,滨河空间引入青少年阅读空间、文化娱乐等8家品牌商家陆续入驻,逛公园的同时可以喝茶、看书、亲子游戏,人们的休闲生活更充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