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天提取两根象牙
李明斌
此次三星堆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发掘中,上海大学联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担着“聚宝盆”三号坑的发掘任务。127根盘根错节的象牙如何从三号坑提取出土?从2-3天提取一根象牙,到平均1天两根象牙,提速背后有何“秘密武器”?
仲春,和成都平原其他地方一样,三星堆遗址区被浓郁的春绿覆盖着,人员的出行和流动井然有序。一个本应让人心旷神怡的季节,却因面临祭祀坑文物的提取而让考古者不得不“心事重重”。
和考古发掘的规划先行一样,本次工作的主持单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去年全面启动本轮工作之前,就组织了国内十数家单位就可能出土的文物类别,按材质、种类分别拟定了技术方案,使本轮研究型考古、保护型考古的理念有了科学方法的支撑和技术手段的保障。现场的一切,都在按整体规划准备和推进。
如果说,祭祀坑填土的全部采集,是为了保存、提取更多的历史信息,那么,坑内的每一件文物所保留的历史信息无疑更丰富、更让人瞩目。然而,基于已出土文物埋藏情况的复杂性,如何最大化、最优化地保护、提取每一件珍贵文物?这一“触及灵魂”的难题,让现场的文保人员不得不采取十分审慎的态度。
三号坑、四号坑的发掘,首先面对的就是象牙的提取。作为有机质文物的象牙,提取难度远高于直播时成功提取的青铜器:象牙与坑内其他器物的交错叠压、象牙整体质地的脆弱性和强度的不一致性、象牙局部可能存在的被叠压后的结构变化、象牙内部可能存在的无法预测的酥松情况……凡此种种观察和研判所获,都让大家变得格外小心翼翼。
但象牙的提取是现场必须实施的。其中的两步非常必要:一是对与象牙有叠压关系的其他器物的完全清理,确保在象牙提取时,不会对关联器物带来不可逆的损伤。这一点,可通过仔细的、较长时间的清理做到;二是象牙提取前的临时加固,这种加固材料应是临时、无损、无污染和可逆的,应无碍于进入实验后对象牙的分析检测、色泽保持和结构稳固等保护修复工作。
在以往对古蜀文明遗址出土的象牙进行保护时,曾尝试过使用粘合胶稳定结构和硅胶整体封护等办法,效果都不尽如人意。象牙如较长时间脱离原埋藏环境暴露在外,存在着不利于今后长期保存的风险,促使现场要尽快做出判断并行动起来。
上海大学文保科研团队提出了工作方案:以薄荷醇为主体的可挥发临时固型材料和微环境控制材料在考古发掘现场的应用,其有效性以及对文物、操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性、可去除性等,都已得到大量实例验证。薄荷醇等应急性保护材料对青铜、玉器、硅酸盐质、有机质等材质文物的安全性可靠,且不会引起文物外观、结构、组成等可辨识的变化。
经现场研究交流和按工作流程会商确认后,即正式开始了象牙的提取。到4月底,第一层象牙提取完成,对其周边的填土清理后,再对全坑扫描,继续实施象牙提取。工作节奏也由最初的2-3天提取一根象牙,到平均1天两根象牙的提取速度,明显觉得方法对路了,效率起来了。为原计划中的第二场直播也在抓紧准备中。
利用4月中旬出差之机,在王先福副馆长的周到安排下,我仔细参观了湖北省博物馆的“华章重现:曾世家文物特展”。
该展集结了近年来引起学界广泛关注的叶家山、郭家庙、文峰塔等重大发现在内的曾国考古成果,尤其是从日本追索回国的曾伯克父组器和来自十余家兄弟博物馆借展重器的参展,令特展大为增色。同时,作为湖北疫后重振的首个大型文物展览,又具有特别的意义。
引起我注意的,是叶家山111号墓出土的象牙。发现于2013年该墓葬所出土的象牙,是西周时期墓葬中首次出土的完整象牙。展览介绍,象牙在商周时期被高级贵族用于制作奢侈品和祭祀,并指出,在相当于商代晚期的四川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中曾出土大量的完整象牙,中原地区考古发现的多为牙雕制品。对此考古现象之描述,我深以为然。
象牙在南北地域的功用之别,分析背后的原因,也许和当时、当地大象数量多寡、礼制有异、礼器组合不同有密切关联。但分别位于长江上游的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和长江中游的叶家山曾国墓地都出土了完整象牙,说明商周时期的长江流域,至少是中上游流域,用完整象牙祭祀或随葬已是一种文化共性,这种共性应来自更早的龙山时代石家河文化和宝墩文化经由长江这一天然通道的交流和互鉴。
在穿行发掘舱时,我在展板上看到八号坑物探成像图属于强烈色块的一类,让人非常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