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3 文艺范-
A13文艺范
  • ·四位清华人上演“无问西东”
  • ·86版《西游记》原班人马现身《萌探探探案》
  • ·国内首档家乡宝藏寻游综艺开启“乡村漫游”新模式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纪录电影《大学》成都路演

四位清华人上演“无问西东”

纪录电影《大学》即将上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如今,纪录电影《大学》即将上映,采用纪实手法呈现四位清华人不同的人生境遇与选择,再现了何为大学以及大学里的青春理想、家国情怀。
  7月2日晚,纪录电影《大学》在成都峨影1958举行超前点映。有趣的是,峨影1958的7号厅,别出心裁地设计成了清华大学校门的模样。这部在清华大学取景,由清华团队拍摄、清华人主演的电影,吸引众多校友前来观影。映后,导演柯永权接受了封面新闻记者采访。

纪录片版《无问西东》

  一位刚刚度过18岁生日的“00”后高三毕业生,面对家人的祝福和父母的期待,该如何应对这场十年磨一剑的考试?一位在象牙塔里苦读九年的博士毕业生,应该去寻找一份人人都看好的留校工作,还是应该追寻内心真正的理想?一位旅美十年决意归国“做点事”的青年教师,踌躇满志地想制造一台属于中国、领先世界的天文望远镜,却意外地困难重重;一位83岁的工程院院士,终于要面临退休的时刻,她是否会放下自己站了一辈子的讲台?
  2018年开始拍摄的电影《大学》,历时三年,主创团队用纪实的手法、电影化的叙事呈现了四位清华人的人生选择。
  高考、毕业、入职、退休,这四个人生阶段将影片中的人物与影片外的观众勾连了起来,但真正动人的是片中人物面临人生困境时所作出的选择。
  “这是一部清华题材的纪录电影,但又远不只是与清华有关的电影,正如其名《大学》,它是写给大学的一封情书,也是大学写给观众的一封情书。”电影监制、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尹鸿教授表示,“大学有光,所以值得。清华大学建校100年时,我们参与策划了李芳芳导演的《无问西东》,建校110年之际,又参与策划了这部孙虹、王静、柯永权等青年导演的《大学》。这一次是用真实的记录传递大学的光芒。”
  而电影之中,无论是博士生放弃留校的机会,选择回到家乡做一名基层选调生;还是向往星辰大海的青年老师,用7年时间做一台天文望远镜,都让观众忍不住回想起当年的《无问西东》,选择人生的艰难模式,理想之光显得格外耀眼。

再现大学里的家国情怀

  电影刚一开画,学霸级的考生走出考场时的自信、查分时的忐忑、报志愿的纠结,都让观众情绪随之起伏,记忆随之拉回到高考那年的夏天。而另一位考生得知被清华录取之后依然痛哭,自责没有考好,可能无法报考心仪的专业,又让影迷会心一笑,“这也太凡尔赛了,学霸的世界我果然不懂”。
  电影《大学》带给观众的触动,不仅仅因为其中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也因为它将大学的美好,浓缩于行云流水的日常镜头,用诗意的语言进行表达。新生军训20公里的拉练,课堂上唇枪舌剑的讨论,就业抉择时的犹豫迷茫,天文台上的仰望星空,一代鸿儒躬耕讲台的执着,这些明快的画面展现了一所生机勃勃的大学校园。
  特别是主演们随口而出的话语,都透露着一种诗意:新生舞会结束之后,男孩们收起了正装领带,吐槽“哪儿有时间谈恋爱啊,我的时间都被学习安排得满满当当”;博士生想要扎根基层时,干了一辈子村支书的奶奶描述基层工作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天文学者想要为中国制造一台世界领先的宽视场光谱巡天望远镜,项目遭遇挫折的时候,他幽默化解“如果现在有个吉他就好了,马上可以弹出心碎的声音”。
  作为导演之一的柯永权透露,纪录片都是无剧本拍摄,他们跟拍了几组清华人3年,最终选择4组呈现在大银幕上。柯永权坦言,无论是主演们的抉择,还是他们脱口而出的话语,都是一种即兴的表达,他们也无法预测,下一个镜头会拍到什么。只是跟拍了3年之后,主创团队和主演已然成为朋友,说出这些看似诗意的语言,其实是一种下意识的对于朋友的肺腑之言。
  采访之中,85后导演柯永权多次提到的词语是“家国情怀”,这是他在清华园里受到的教育,更是在拍摄《大学》这几年,从清华人身上看到的底色,“我觉得我以一种更高的视角,重上了一遍大学,年轻真好。”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大学》的制作团队来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影工作室,曾先后参与了《喜马拉雅天梯》《无问西东》《大河唱》《棒!少年》等院线力作,也推出了《我在故宫修文物》《我在故宫六百年》等火遍全网的爆款。
  柯永权透露,《大学》的制作团队非常年轻,三位导演带着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的清华人,凭着热爱、专业、执着,三年磨一剑,“如果电影的市场反馈、口碑不错,说不定会拍摄续集”。封面新闻记者曾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