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3 要闻-
A3要闻
  • ·千万字志书再现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 ·五大数据看百年四川沧桑巨变
  • ·华西都市报《百年》特刊被德阳市图书馆收藏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五大数据看百年四川沧桑巨变

  近日,四川省统计局发布“建党百年数说四川”系列之一,全面客观反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

粮食产量稳定增长

  新中国成立前,四川粮食亩产水平低,人民一直处在缺粮甚至饥饿的边缘。1949年,四川粮食总产量1090.8万吨,粮食单产水平仅107.8公斤/亩。随着全国大力兴修水利工程和化肥事业快速发展,粮食产量稳步提高,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四川农村率先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到1980年全省粮食总产量增加到2599.7万吨;由于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技术进步推动单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到2020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3527.4万吨,是1949年的3.2倍,粮食单产水平达到372.5公斤/亩,确保了饭碗始终端在自己手上。

工业兴省铸就辉煌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区域经济发展主导力量。新中国成立初期,四川工业增加值仅2.5亿元,仅能生产白糖、白纸、白布、盐等,“吃、穿、用”等简单工业品总产值占全省工业的八成。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到1978年四川初步建立了以机械、食品制造、纺织皮革、化学和冶金为主的工业体系,实现工业增加值59.4亿元。
  改革开放后,四川持续优化工业结构,不断调整发展重点,1997年工业增加值超过千亿元,2013年迈过万亿大关。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川提出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达到1.3万亿元,五大现代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7万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已超万亿,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产业也正向万亿级迈进。

消费丰富生活改善

  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质资源极度匮乏,衣服的布料大多是粗棉布与麻布,颜色也较为单调,四川人民的穿着可以用四个字形容——“土、粗、破、补”。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和纺织产品供应增加,服装流行开始加快,穿着成为个人魅力的体现,“一衣多季”变成“一季多衣”,并由单纯的保暖需求向舒适、时尚转变。2019年,四川居民人均衣着支出达到1213元,是1980年的40倍以上。
  住房大起来。新中国成立初期,四川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仅3.6平方米,到1978年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也仅7.0平方米。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后城市房地产制度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居民住房逐渐从“蜗居”走向了“宜居”,到2020年四川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3.4平方米。
  耐用消费品多起来。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上世纪80年代初,四川除个别家庭拥有自行车外,基本没有其他耐用消费品。改革开放后,随着居民收入增加,耐用消费品全面普及,2020年四川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29.1辆,洗衣机98.7台,冰箱(柜)103.0台,彩色电视机120.3台,空调108.1台;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257.3部,计算机38.9台。

交通通达蜀道不难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曾是四川盆地交通险阻的真实写照。新中国成立前,四川公路少之又少,铁路、机场更是没有。而现在的四川交通已今非昔比,蜀道之难一去不复返。
  公路方面,32条国道、115条省道纵横交错,1135条县道、7066条乡道经编纬织,干支结合、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全省公路里程超过33万公里,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8倍,居全国第一;高速公路运营里程突破8100公里,排名全国第二。
  铁路方面,自1952年川内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建成通车开始,四川铁路事业不断发展提速,到2020年底,全省铁路运营和在建里程已超过6600公里,进出川通道铁路达到10条,其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约1140公里。
  航空方面,四川航空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现在国际航线网络遍及五大洲,成都已成为全国第三个双机场城市,正加速构建“一带一路”空中走廊。

卫生改善人民长寿

  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萧条,疾病肆虐,缺医少药,四川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为尽快改善卫生状况,控制疫病流行,从1950年起,全国相继开展防疫运动、爱国卫生运动,并在艰苦条件下建立起基本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体系,到1978年四川人均寿命已经提高到68岁。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四川卫生健康资源供给不断增加、发展活力持续增强,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2020年的77.3岁;孕产妇死亡率从1500/10万下降到18.2/10万;婴儿死亡率从200‰下降到5.48‰。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熊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