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阅读分享会现场。
作家谭楷。
《基鹏医生的抗疫纪事》
《你们是最美的天使》
7月11日,“弘扬抗疫精神献礼建党百年”——《你们是最美的天使》《基鹏医生的抗疫纪事》阅读分享会,在成都的文轩 BOOKS书店举行。
这两本书由天地出版社出版。《你们是最美的天使》作者、科幻世界杂志社原总编辑谭楷,《基鹏医生的抗疫纪事》作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基鹏,来到现场分享了两本书背后的故事。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党委副书记、华西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长罗凤鸣,现场讲述了打响华西医院援鄂抗疫第一仗的难忘经历。正在成都学习的武汉红十字会医院的四名医生应邀参加了阅读分享活动,回首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难忘日子,令观众肃然起敬、感动于心。作家谭楷还朗诵了一首《武汉樱花赞》:“凄风苦雨,料峭春寒/樱花树在默默承 担/从 不 挺拔,永不折断/枝条上暗写迎春的标点……”
作为“华西二代”的78岁作家谭楷,生于华西坝、长于华西坝,从小听父亲讲抗战时期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齐鲁大学、燕京大学、华西协合大学(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五所大学在华西坝共同办学、坚守大后方的故事。谭楷曾写过《枫落华西坝》,作为“华西坝文化”丛书(第一辑)中的一本,入选2017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华西坝的钟声》作为“华西坝文化”丛书(第二辑)中的一本,入选2020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2020年,各地医务人员驰援武汉,川大华西医院援鄂医疗队和山东齐鲁医院援鄂医疗队相遇天河机场,相互呼喊着“加油”,并肩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场面,在谭楷内心激起了强烈的创作热情。他想要为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的天使们著书立传。
在华西医院的帮助下,谭楷联系上了驰援武汉的多名医护人员,近三个月的时间里,每天深夜守在电话旁,用电话采访、微信交流等方式,听奋战在前线的医护人员讲自己亲历的抗疫故事。然后他采用“代述”的方式,原汁原味地记录下白衣天使救治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人、精心护理患者,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乐观面对疫情的动人故事,最终写出了三万多字的纪实作品《你们是最美的天使》。
医护人员工作非常忙,没有时间写文章、写日记,谭楷跟他们说,“你们只需要在电话里给我讲一讲亲历的抗疫故事,我会给你们当好“秘书’,把你们讲的原汁原味地记录下来。”
谭楷说,他当时非常想跟随华西医疗队奔赴武汉现场采访,可是考虑到自己已是77岁高龄,又非医疗专业的退休人员,去了也可能给当地带来负担,因此作罢。在华西医院的帮助下,他联系上了在前线的华西医疗队的苟慎菊、张耀之、基鹏、张宏伟、朱仕超、王梓得、冯燕等十余位医生和护士。
无意间,苟慎菊医生在电话中说到她4岁的儿子因为想念妈妈,画了一只大乌龟,驮着红十字药箱,比兔子跑得还快,谭楷觉得太有趣了。“经我提议,省科协决定举办一次以抗疫为主题的儿童画展,包括华西医疗队队员子女的画作在内,收集了5000多幅作品。由此,我找到了一把打开心灵的钥匙——医疗队成员大多数是年轻的妈妈或爸爸,每天等到他们回宾馆后,我们就从聊娃娃的画入手。他们个个话语滔滔,自然而然就讲了许多发生在病房里的动人故事。”
作为“85”后,2003年“非典”暴发时,基鹏正在备战高考;2020年新冠肺炎袭来时,基鹏已成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主动报名支援武汉。
作为华西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130名队员之一,基鹏在“重症八仙”之一的康焰队长的带领下,从2月7日到4月7日,整整60天,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参与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基鹏以一线医护人员的亲身经历和独特视角,记录下了自己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及回归ICU(重症监护室)后的工作日常和反思,真实还原了医护人员抗击疫情的真我风采。
她所撰写的“战地笔记”被新华社、央视新闻等多家媒体转载。基鹏的书写生动真实,让人有机会窥见一线医生的日常工作细节和乐观的精神状态。从她的书写中,也能让人体会到基鹏做一个纯粹医生时的职业自豪感。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尚楦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