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边的思考者。李明斌摄
李明斌
人与神的对话。李明斌摄
满坑的青铜器。李明斌摄
闷热的夏季,扑面的热浪让人不太敢在遗址区长时间逗留。静风状态下的成都平原,时常被厚厚的云层所罩盖,好像一块巨大无边的被子盖着,体感湿热,令人焦躁。
六月中旬的一天早上,笔者与上海大学三星堆考古队年轻的队员们一同上工,低垂的竹林和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无一不在告诉人们,盛夏已经来临。闷热潮湿天气下的三星堆祭祀发掘区,依然活跃着一群年轻的身影。发掘舱里,年轻的他们依然热情而专业。
越来越多的考古细节出现,对于揭示和研究三星堆文明,提供了越来越有价值的线索。考古过程不仅仅是技术性的发掘和清理,更重要的是最大可能还原埋藏过程、埋藏后的状况。而器物之间的埋藏关系,对于研究埋藏行为和行为背后的精神层面以及相关历史问题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考古发掘过程必然是考古研究的重要内容。考古者的现场观察、判断、记录和清理、提取,以及所运用的科技手段和由此形成的所有记录形式与成果,都应是相关研究的重要资料和依据,而不仅
仅是刊印出版后的考古报告或研究论文。本轮考古发掘“填土全部采集”和发掘全过程的信息采集记录,应是这种研究型发掘理念的实践。
到六月下旬,经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馆和上海大学考古队等持续而辛苦的清理与提取,三号坑器物层由满坑象牙铺陈,逐渐变成了满眼几乎都是青铜器。经允许,笔者在徐斐宏博士的陪同下,得以匍匐于现场称之为“车”的升降平台,在头灯的照明下,随着“车”的移动和暂停,仔仔细细近距离地“扫”了一遍这些“醒来”的秘宝,甚至于鼻尖数次差点触碰到它们。
坑内器物由北而南有:头像、眼形器、面具、圆尊、方尊、罍、顶坛人像、树、大面具、顶尊人像……交错叠压,琳琅满目,着实让考古者获得感满满。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几乎是在坑的正中间,树干的东南侧,有一件被“揉成一团”的金器,静卧在铜器和美石(玉器)间,十分夺眼。是金面具还是新器型?
由于要“找”出该件金器的轮廓,考古者按发掘规程要求,适度向下清理,仿佛可以看到金器下侧方泛黄的生土——一种人为活动前就已经存在的土壤。此信息提示我们,三号坑的中部和南部一样,大致还有不到20厘米堆积厚度,可能就到了和“隔壁”四号坑一样的生土层了。生土层的全面出现,宣告一个考古遗迹单位(如四号坑)的发掘工作告一段落。
在金器的东北向,有一个不太熟知的青铜器——一朵四瓣样的“花蕾”向上突出空中,其茎部被极似1986年发掘二号坑所出大神树的带树干镂空炯纹圆环所压,因此也不能看得很真切。但是,这件带树干镂空炯纹圆环的出现,是一件新的青铜神树?还是原二号坑大神树的一部分?如果是,那将是一株怎样体量的大神树?这个问题,还是得由进一步的发掘和修复来给出答案。目前,只能安静地等待。
在青铜大面具的东侧,另一件被“揉成一团”的金器被三根象牙“包围”着。
三号坑的器物堆积,让人不由得想起1986年发掘二号坑时的情形。从器物类别、材质和分层堆积对比,多有相似度,加上两坑的方向、形制和面积大小又如此近似,让我们有较充分的理由推测两坑同属一组。或者,两坑器物埋藏的时间应在相近的一个时间段里?如果经过修复,分别出自两坑的出土物残件能拼接成为同一件器物,两坑的埋藏时间可大致推测更加相近。
三号坑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坑内东北角一处较多炭屑形成的堆积,因相对离坑口位置更高,使该堆积“露头”较早,且呈现近壁处高、远壁处低、向坑内倾斜的坡状堆积形态,有明显“倾倒”迹象,其间包含着不少小型器物;而且炭屑层大致沿着北高南低的坡度,一直延伸到坑中部的器物堆积层下方。此现象值得高度重视和仔细清理,或许对于复原三号坑当时的祭祀行为细节和研究祭祀礼仪等有关键意义。
在对最后几根象牙清理提取后,经会诊明确,拟对三号坑青铜器层的提取顺序是,由南向北逐层逐件清理、提取。因坑最南端的青铜眼形器、头像、面具等器物周边的生土面已经出现,在“车”上按操作规程提取后,更大范围的生土面可供考古者直立于坑底作业,可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明显提高工作效率。据悉,坑南部最引人注目的大面具和顶尊人像将很快被提取出坑,进入考古实验室和文保中心,开始新的“旅程”。
发掘舱内外明显的温差,使得外侧玻璃表面出现了均匀的一层薄雾,应是舱外湿热的水气遇较冷玻璃,凝结成微小水珠所致。从舱外看,里面着防护服忙碌的人们在灯光照射下,恍若置身“仙境”。
多雨的夏天,让发掘大棚外、西边的勘探工作暂时停顿下来,塑料薄膜覆盖着全部十数个发掘探方,探方区被大片茂密的青草环绕,几把遮阳伞收起原本宽大的盖面,孤独地立在探方旁边。没有大棚罩着的发掘,还得“看天吃饭”,这才是绝大多数田野考古现场的真实情况。
此外,一本以三号坑发掘现场和文物出土现状为主要内容、面向公众的画册,正在紧锣密鼓地推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