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病重已5年多,从最初的卧病在榻,到如今基本能自理,生活愈发明朗起来。在这期间,家里总会来往些人,有的送来水果饮料,有的则来说几句贴心话。
面对来客,母亲最初是并不开心的,因为她实在无法接受躺在床上的自己,更不愿让别人看到她的病况。但出于自身的修养,母亲还是会对任何来客都笑脸相迎,让人瞧见她的坚强,并告诉他们,你看,我并不会被病痛击倒。
后来,在父亲的悉心照料下,母亲能下地走路了,但来看望她的人却渐渐少了,偶有从远方来的亲戚,也是顺道路过,看一眼便匆匆离去。加上平常生活距离远,与母亲能聊的话不多,见面也多是诸如“好些没有”“日子会好起来的”话语。
这时候,母亲倒开始期待能有人来了,因为卧病在床的日子实在无聊。我在部队不必说,妹妹已进了大学,父亲需要谋生,手脚并不灵活的她,也没法靠做事来打发时间,唯有家中那台电视陪她。
我每念及此,总无法想象母亲内心的煎熬有多深重。唯一知道的,就是那般日复一日重复着的乏味生活,已经击退了母亲曾经的骄傲与乐观。
母亲的孤独我无法体会,倒是离她愈发的远了,更清楚地感受到她对生的希望。
我离家从军已9年,生命的三分之一在远方度过。每次与母亲通电话总能聊上个把钟头,重复地说着上次通话的话题。我常担心母亲的身体,可她却总是宽慰我说:“我马上就会好起来,到时候就能给你带孩子了。”“你放心工作,我在家一切都好。”
我明白,那风雨飘摇的家,正经受着怎样的摧残,父亲那渐密的白发背后,藏着多少的辛酸。
不知何时开始,我也成了母亲的客人。
在母亲能下地行走后,每年年假,我都会分作两次或三次,一是工作原因不能走太久,二是希望能让我和母亲的日子都有新的盼头。
周转几次车站,好不容易回到家时,家里人似乎都显得“拘谨”起来:父亲会特意将昨晚的剩菜收起,专门备些菜品;母亲会换上新装,以此彰显精神;妹妹则将我行囊里的衣服鞋子拿出来,为我洗净。
这个家都想要为我做些什么,对于我的到来,他们显得尤为热情。这一份热情,却让我感觉与他们疏远起来,我于这个家而言,似乎已经彻底成了远道而来的客人。
我回家还有一件重要的事,便是换上军装,牵着母亲上街走一走,这是母亲最能恢复往日神采的时刻。街坊邻居们远远看着我们,都会笑着热情地打招呼:“哎呀,当兵的儿子回来看老娘了。”“这儿子出息了。”母亲则在我的搀扶下开怀地一 一回应着。那一刻,我似乎就是别在她胸前的一枚军功章。
蔡崇达在《皮囊》里说过,我们终归成为了既没到达远方,而又失去了家乡的那个人。近几年来,我对此的感受愈发深刻。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归乡的日程几乎都是如此:从部队匆匆回到家乡,与他们说几句宽慰的话,购置几件衣服,然后匆匆离开,留下一地鸡毛,以及母亲成日的思念。
回到部队,整个家乡的样貌又开始模糊,只有母亲靠在门前看我远行的身影日复一日愈发清晰。耳畔常回响起她那一句:“你快走吧,我看不到你了,就回去了。”
今年,母亲的身体已好转多了,电话里,我因在远方而内心常怀愧疚,母亲却因我在远方而备感骄傲。
我知道,所谓生命的成长,在岁月的流逝中,体现在我和母亲身上,便是我愈发健壮,母亲愈发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