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8 要闻-
A8要闻
  • ·媒体建设要推进数字转型封面传媒提供了新思路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中国社科院黄楚新:

媒体建设要推进数字转型封面传媒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数字媒体研究室主任黄楚新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高级经济师郭全中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会会长张志安

  “数字化信息时代,媒体建设要推进数字转型,加快技术融合步伐,主动从融媒体迈向智媒体。”黄楚新点评称,封面传媒于2016年推出智媒云产品,2020年升级成面向智媒生态的智媒4.0产品——“科技+传媒+文化”云,是其技术+传媒属性的深度延伸,也提供了探索媒体产业转型的新思路。

今年云展馆更加高端和酷炫

  

记者:您对今年科博会有何感受?
  黄楚新: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第九届科博会延续上届“云展览”的创新模式,将高新技术和产品“上云”,以技术方式弥补时空限制。本届科博会更加重视云端展会的技术应用、设计创新以及功能服务优化,采取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方式,打造了一场云端的科技创新盛会。
  和上一届相比,今年科博会“云展馆”的科技含量更高,视觉感受更强,可以说是更加高端和酷炫了。其在沉浸式、互动性方面进一步完善,云上体验感越来越好。有新闻数据显示,“第九届科博会云展馆上线仅11小时,观展次数突破200万,平均观展时长达180秒。”可见,创新升级后的2.0版云展馆,“吸粉”能力更强,有效克服了线上展览流量低、黏性差、吸引力不足、传播力有限等问题。在媒体技术服务加持下,“云上逛展”逐渐成为科博会的特色名片。
  

记者:请您点评一下2.0版本的“云展馆”。
  黄楚新:

在去年基础上,封面传媒在策展逻辑、展览形式等方面的经验更加成熟,媒体技术升级推动互动融合水平进一步提高,用户思维也在持续推进媒体产品的优化。作为云展馆技术服务商,封面传媒按照展位、展商和观众画像等纬度,为科博会提供数据排行和分析报告;大数据驱动媒体智慧服务,为用户参与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推动技术服务型媒体向“智慧文博、数字文旅”领域深入迈进,构建更完善的媒体生态体系。

媒体建设要主动迈向智媒体

  

记者:像封面传媒打造的“云展馆”,能为媒体转型提供哪些经验?
  黄楚新

:媒体融合走向纵深化,深层次的生态融合、创新融合成为关键词,通过技术赋能进军智慧文博产业,是传统媒体转型技术服务性媒体,进而赋能更多相关产业,打造媒体市场新产品的创新探索。封面传媒于2016年推出智媒云产品,2020年升级成为面向智媒生态的智媒4.0产品——“科技+传媒+文化”云,是其技术+传媒属性的深度延伸,也提供了探索媒体产业转型的新思路。
  技术服务型媒体进军文化类相关产业,实现业务链条延伸和媒体平台生态完善。同时,媒体的技术背景和传媒属性,也在赋能其他行业发生积极变革。比如对于以往以线下举办形式为主的文博产业,上届云上科博会的成功召开,就对后疫情时代的会展模式创新、安全保障方案和智慧文博标准等产生了创造性意义。
  数字化经济转型速度不断加快,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推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创造出大量的新思路、新模式、新业态。传媒产业在数字化趋势下,新基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创新应用将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嵌入媒体融合进程,推动媒体融合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因此,数字化信息时代,媒体建设要推进数字转型,加快技术融合步伐,主动从融媒体迈向智媒体。构建智能媒体传播格局,扩大传媒生态范围,探索更多“智慧传媒+”的产品形态和产业新形式。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陈远扬

中央党校高级经济师郭全中:
云端表达是大势所趋

  9月8日零点,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封面传媒承建的第九届科博会“云展馆”准时上线,远在北京的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高级经济师郭全中也在第一时间通过手机,体验了这场科技创新盛会。

2.0“云展馆”更灵动

  “逛完展后,最大的感受是全景动效、三维互动、智能搜索和整体多形态的结合,让用户在观展中有更加灵动的感觉,体验感更好了!”早在去年,郭全中就对封面传媒打造的“云展馆”产生了浓厚兴趣,在他看来,进军文博产业是媒体参与经济主战场建设的积极探索。
  郭全中认为,连续打造两届科博会“云展馆”,可以进一步看到封面传媒转型的成绩和经验。
  “我觉得有三个方面值得总结。”郭全中说,一是封面的定位很高、转型思路很高。封面传媒积极参与到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从发展大势中去寻找媒体的机遇和机会,特别是把自己放在智媒体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高度去谋划,不断寻找四川发展的新亮点新机遇;二是运用很多新技术,把各个行业最新的技术与行业产业去结合;三是封面新闻执行力很强、创新创意很好,从布展水平和策划水平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线上线下结合是大势所趋

  郭全中说,新冠肺炎疫情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转变,也加速了各行各业的再造和转型。“可以预见,未来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是大势所趋。特别是VR、3D新技术的应用,不断快速迭代,能让用户有更好的观感体验。所以我个人觉得,以云展览为代表的商用,未来肯定是‘蓝海’。”
  郭全中表示,为助力西部文化产业中心打造西部文化地标,川报集团决定将两个重要项目落户在这里,一个是列入四川省“十四五”规划项目的“四川国际传播中心”,另一个是集纳知名文博IP的沉浸式展览项目“四川数字文化发布中心”。
  “我觉得,要积极抓住机遇,讲好四川故事。”郭全中说,在做国际传播时,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呈现立体传播。
  对于沉浸式展览项目“四川数字文化发布中心”,郭全中表示,在5G技术逐步商用化的背景下,沉浸式商业场景将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郭全中说,希望封面传媒从云博览中汲取经验,持续发力,把内容和技术做好结合。在新一轮表达中做到既有炫的型,又有创新的魂,“形魂一致”,获得市场认可。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李庆王越欣

中山大学教授张志安:技术的升级让观展深度得以强化

  “今年‘云展馆’有两个亮点,一个是智能化入口,一个是场景化体验。”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会会长张志安说。9月8日第九届科博会“云展馆”上线后,他第一时间打开链接,跟随吉祥物小科“穿越”浩瀚星河,抵达中国唯一科技城——绵阳。
  “和去年相比,今年的创新是从用户的体验角度出发。”张志安说,“其中有两大亮点,一个是智能化入口,一个是场景化体验。”
  张志安表示,智能入口改善了智能搜索应用,让用户能通过自己的浏览习惯,快速找到他感兴趣的场馆和话题。
  “今年的展馆布置也运用了很多新技术,更加强调场景转换间的体验感,所以不同场馆甚至整个逛展中的场景切换和体验更好。”张志安表示,智能入口加上更好的场景体验,用户能拥有更好的观展感受、更深度的沉浸式体验,因此,技术的升级让观展的深度和沉浸感得以强化。
  张志安表示,相对于去年,今年云展馆在数据分析上有了天然优势,呈现效果也更好。
  “数据分析对参展商来讲十分重要。”张志安说。“今年封面传媒强化了这方面的工作,相信对于参展者来讲,能得到更好的数据支持,也可以有更好的效果反馈。”
  此外,云展对政府也有非常积极意义。“‘云展馆’是展现地方科技实力的一个形象窗口。”张志安说,对于普通用户来讲,通过云参展可以了解科普知识;对于政府来讲,可以通过科技成果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刘虎李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