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6 宽窄巷-
A16 宽窄巷 下载PDF 上一版 |
A16宽窄巷
  • ·平定三藩“捡漏哥”杰书战功卓著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平定三藩“捡漏哥”杰书战功卓著

杰书像。

耿精忠像。

康熙影视形象。

  

□ 向敬之

  清代大将军名称不少,冠有平南、征西、定远、靖寇等名称的有十多种。尊崇最高者,当为奉命大将军,仅有睿亲王多尔衮、贝勒阿巴泰、康亲王杰书及咸丰初年的惠亲王绵愉被授此称号。
  而其中的康亲王爱新觉罗·杰书(1645年—1697年),是满洲正红旗人。清朝宗室、重要将领,清太祖努尔哈赤曾孙、礼亲王代善之孙、惠顺亲王祜塞第三子,清代六大亲王之一。
  顺治六年(1649年),杰书袭封多罗郡王。顺治八年(1651年),封号为康。顺治十六年(1659年),追论其伯父巽亲王满达海前罪,剥夺谥法及碑文,降爵为贝勒。礼亲王世袭铁帽子亲王爵位,由满达海之子常阿岱转由杰书承袭。
  三藩之乱起,杰书被拜正白旗都统,授征南大将军。康熙十三年(1674年),率军前往浙江,围剿耿精忠。康熙十五年(1676年),平定浙江,直捣福州,平定耿精忠叛乱。同时,台湾郑经令部将许耀率军万兵攻打福州,也为杰书所败。

幸运捡漏袭和硕亲王爵位

  杰书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六月二十五日统兵征讨耿精忠,授奉命大将军,至康熙十九年十月班师,历时六年多,任期最长,长过了两任奉命大将军的多尔衮。
  杰书能够上位,也是一个幸运的捡漏。
  杰书是太祖次子、礼亲王代善第八子祜塞的第三子。代善死后,第七子满达海袭和硕亲王,成为第二代礼亲王。摄政睿亲王多尔衮生前,曾以满达海与端重亲王博洛、敬谨亲王尼堪同理六部事。睿亲王身后荣辱巨变,满达海及时站在顺治帝一边,与郑亲王济尔哈朗罗列多尔衮罪状。此后满达海成为三大议政王之一,被顺治帝改号为巽亲王,并按诸王分治部务的规定执掌吏部。第二年满达海病逝,追谥曰简,和硕巽亲王爵位由其长子常阿岱袭封。
  顺治十六年十月,满达海被追论生前与睿亲王素无间隙,与尼堪、博洛奉命抄家时分取睿王遗物,并在分管吏部时对尚书谭泰骄纵不纠,被顺治帝下令削爵、夺谥。同时还牵连到常阿岱,顺治帝将其从和硕亲王降为贝勒。
  满达海被削爵、常阿岱被降爵,顺治帝不好把事情做绝,将皇伯代善家的礼亲王世袭中断,于是从其孙辈宗另择一人继承。杰书因而成了幸运儿,从堂兄常阿岱那里接过了和硕亲王的爵位。
  要知道,这已不是杰书第一次捡漏了。
  杰书的父亲祜塞,初封辅国公,十九岁死后由其次子、三岁的精济袭爵,不久晋封多罗郡王。精济命薄,六岁幼殇,其大哥阿林为祜塞媵妾所生,故而不到五岁的杰书幸运地袭封为多罗郡王。顺治八年二月,世祖亲政,七岁的杰书被加号为康,始称康郡王。顺治十六年十二月再次幸运地成为和硕康亲王。
  若满达海不贪婪,祜塞、精济命长,杰书或许只是一个难见经传、难有作为的低爵位王孙,他连续被幸运之神垂爱后,在康熙政坛崭露头角,成为了耀眼的人物。
  杰书与康熙帝是同曾祖父的堂兄弟。杰书虽是康熙朝第二个大将军(第一个为贝勒尚善,为安远靖寇大将军,比杰书早封六天),但却是唯一被冠名奉命大将军的。就此而论,他应该有着足够的能耐,才能赢得亲政后独断乾纲的康熙帝的极度信任。
  康熙朝著名的大将军,除杰书外,还有康熙十三年(1674年)封定远平寇大将军征伐吴三桂的岳乐,康熙十五年(1676年)以抚远大将军降服王辅臣的图海,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授抚远大将军出征噶尔丹的费扬古。
  杰书与岳乐都主要生活在关内,是宗室将领集群的新生代主要代表。他们同为康熙平定“三藩之乱”的方面军主帅,但从杰书的挂帅时间、战后待遇来看,他比岳乐还要深得康熙帝重用。

参加平藩奉命进剿耿精忠

  可以说,康熙帝决定打响平藩大战时,最早想到的就是杰书,而岳乐则被排在第二梯队。岳乐在顺治十年(1658年)被授宣威大将军,驻军归化城,进讨喀尔喀部土谢图汗、车臣汗,使喀尔喀投降入贡。岳乐有着丰富的实战经历和经验,而杰书却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岳乐在顺治朝已经是议政王,位高权重,而杰书虽在顺治末年进封亲王,但他的政治历练主要还是在康熙朝。他是康熙帝培养出来的大将军王。
  在平藩大战中,岳乐对付的是三藩中最强大的吴三桂,而杰书奉命进攻的是响应吴三桂的耿精忠。
  康熙十三年三月,耿精忠杀福建总督范承谟及幕僚五十余人,以封官晋爵拉拢党羽,派遣心腹接管福建诸府,以“复明”为幌子收买民心,令官民剪辫留发,衣服巾帽悉依明制,自铸“裕民通宝”。耿精忠自称总统兵马大将军,分三路出兵浙江、江西,并请台湾郑经由海道取沿海郡县作为声援,一时兵势甚盛。
  耿精忠反叛震惊朝廷。康熙帝一面派兵进闽,下诏削耿精忠的爵位,并收禁其在京的兄弟;一面劝谕耿精忠改过自新,剿灭郑经,继续镇闽。耿精忠不予理睬,继续举兵攻陷浙江、江西、安徽部分州县,队伍扩大到十万之众。
  是年六月,杰书率军南下,九月抵达浙江金华。其后,杰书命都统巴雅尔、副都统玛哈达(满洲正白旗)主动出击,多次大败率五万人马来犯的耿部大将徐尚朝。杰书克复浙江处州(今浙江丽水市)等地后,徐尚朝等又多次来袭,幸得都统拉哈达(满洲镶黄旗)采取防御战大破来敌。但是徐尚朝部机警强大,杰书兵力单薄,也不敢贸然深入出击。
  康熙十五年三月,身在北京紫禁城里的康熙遥控指挥,催促杰书出战:“王坐守金华,将及二载,徒以文移往来为事,不亲统官兵规剿,逆贼何日可灭?宜剋期进取,毋再迟延观望,贻误军机。”(《清史列传·杰书传》)意即你驻守金华,马上就接近两年了,单单与敌军书信往来,而你自己不亲自率兵进剿,叛军什么时候才能剿灭啊?你应该马上就去进剿。

处惊不乱一战克敌平定叛乱

  大将军出外征战,只是战前军事统帅,只有机动的作战权,而战略进军的指挥权,还是由千里之外的皇帝掌握。但在当时,靠快马往返两地加急传递军情命令,不及后世电报传递迅捷。战时拖延,可想而知。
  杰书接康熙旨意后,都督诸将,迅速移师衢州,进攻在大溪滩屯军抗拒的耿部大将马九玉。这是一场恶战,杰书坐镇古庙指挥,古庙却被叛军火器击穿。卫兵为避火器所伤,将门窗盖在身上作为隐蔽。唯独杰书谈笑自若,很有指挥若定、激战不惊的大将之风。此战耿精忠的军队大败,溪水都被染成了红色。
  此后,各路清军士气旺盛,奋力攻击,耿军一再大败。杰书下令日夜兼程,一路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攻占浦城(今福建浦城县),并下檄书敦促耿精忠投降。当年十月,杰书大军进入福州,耿精忠见大势已去,亲自前往投诚,耿精忠叛乱被平定。投诚后,耿精忠请求跟从清军讨伐郑经以赎其死罪,杰书同意了他的要求。
  杰书作战势如破竹,颇具智慧,在征得康熙帝同意下,携耿精忠跟从大军征讨郑经,命耿精忠以镇平将军留守福州,管辖原属民。杰书还上疏康熙帝说:福建军队数量设置得合适,原属耿精忠的军队不少于此数。温州总兵祖弘勋、藩下总兵曾养性两部兵马,应该转移到别处。此策略,是对耿精忠及其部众的相互牵制,在当时兵力有限的情势下,不失为一种借力打力的军事策略,并能方便杰书进攻被郑经侵占的沿海各处。后来,耿精忠再生异志,杰书及时奏请康熙帝,并将耿精忠诱至京师处死。
  由于这种制衡式的借力,杰书趁势大败郑经的军队,陆续攻克兴化、泉州、漳州等地,平定福建大部,逼得郑经一再退守,最后只能率领残部回到台湾。杰书此次率兵平叛为后来收复台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康熙帝下诏褒奖杰书的功勋。后来,由于清军援兵不到,致使海澄与长泰陷落。杰书上书请罪,康熙下旨等到班师时再议论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