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鼓励家庭储存一定数量生活必需品”被过度解读
11月2日,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朱小良接受央视采访。视频截图
商务部近日印发通知,部署各地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保障今冬明春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切实做好市场保供稳价工作。
通知强调,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紧紧围绕保供稳价工作目标,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细化工作措施;通知还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需要;加强应急投放网络建设,优化应急投放集散地和投放网点,确保投放渠道畅通有效;充分利用大型连锁商贸企业网络优势,保障在重要时段和紧急情况下商贸供应网络正常运营;及时发布商品市场供求和价格信息,稳定社会预期。
一句“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需要”引发网友关注、热议,一时间各类解读满天飞,也存在一些过度解读的现象:是不是物资供应紧张了?菜价还会一路飞升吗?11月2日,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朱小良接受央视采访时对此作出了回应。朱小良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地生活物资货源充足,供应应该完全有保障。
前一段时间,受异常天气等多种因素影响,蔬菜价格持续上涨,给广大城乡居民生活带来影响。
朱小良表示,商务部专门印发了通知,目的在于督促各地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指导商贸流通企业加强货源组织,畅通产销衔接,提前采购耐储蔬菜,与基地签订蔬菜供货协议。
根据商务部印发的通知来看,该通知紧紧围绕保供稳价工作目标。通知强调,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细化工作措施;强化横向协作与纵向联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工作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完善省际间和本地区联保联供机制,健全有关工作方案,根据形势及时开展跨区域调运;加强市场运行监测,每日跟踪蔬菜、肉类等重点生活必需品供求和价格变化情况,及时预测,及早预警。
具体来看,除了鼓励家庭储存一定生活必需品外,《通知》还提出了其他要求,包括:
各地支持鼓励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与蔬菜、粮油、畜禽养殖等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签订长期供销协议;
耐储蔬菜要提前采购,锁定货源,做好本地菜与客菜之间,北菜与南菜之间、设施菜与露天菜之间的梯次轮换和衔接供应;
健全完备本地肉类储备规模及管理制度;
北方省份要按时完成本年度冬春蔬菜储备计划,南方省份要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完善蔬菜储备;
及时投放肉类、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储备,补充市场供应;
加强应急投放网络建设,优化应急投放集散地和投放网点,确保投放渠道畅通有效;
充分利用大型连锁商贸企业网络优势,保障在重要时段和紧急情况下商贸供应网络正常运营;
及时发布商品市场供求和价格信息,稳定社会预期;在疫情防控采取封闭管理措施情况下,要迅速公布保供网点货源、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满足居民在突发事件情况下生活必需品采购需求;
强化岗位责任制,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通信联络畅通;加强督促检查,加大排查巡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
对于“鼓励家庭储存一定数量生活必需品”被过度解读的现象,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所长关利欣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给和平稳运行是商务部的重要职责之一,商务部每年都会例行发布消费市场保供稳价的工作通知。
“此次通知基于今年秋冬季节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蔬菜价格波动上涨、新冠疫情多地散发、拉尼娜现象或将升级等情况,提前做出工作部署,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保障今冬明春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关利欣表示。
关利欣介绍说,疫情发生以来,中央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第一时间迅速反应,出台了多项有关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保障的政策措施,有效满足了居民基本生活需要、平抑了物价,对于全国市场的疫情防控和应急保供发挥了积极作用。通知正是基于前期应对疫情的经验,提出有效举措,确保消费市场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