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5 要闻-
A5要闻
  • ·上门收运垃圾 消杀不留死角
  • ·招标公告
  • ·隔离不隔爱 成都封控小区上演阳台大合唱
  • ·成都多部门联合执法严把冷链食品运输防疫关
  • ·招标公告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坚守防疫一线的成都环卫工:

上门收运垃圾 消杀不留死角

  “全副武装”的张玉成正在处理居家隔离人员所产生的生活垃圾。

陈明树正在开展消杀工作。

  突如其来的疫情,使成都市环卫工人的工作量大幅增加。在成都市武侯区的大街小巷,随时随地能看到身穿防护服忙碌的环卫工人身影,他们的辛勤付出不仅保证了城市的干净整洁,同时也为疫情防控贡献着一份力量。

环卫工人张玉成:“我能做的就是做好本职工作”

  每天早上9点,55岁的环卫工人张玉成便穿上防护服,戴上口罩、护目镜和橡皮手套,“全副武装”上门收集居家隔离人员所产生的生活垃圾。由于已提前联系,隔离人员会把打包好的垃圾放在门口。扎带、消毒、投放到专用有害垃圾收运车中,然后再对途经的楼道、电梯轿厢进行消毒,每一步都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这一系列动作,他每天要重复很多遍。
  为更好地助力疫情防控,武侯区对居家隔离人员的生活垃圾采取定人、定点、定车、定时收运。从事环卫工作7年,拥有隔离酒店消杀经验的张玉成义不容辞地成为其中一员。
  “以前,垃圾是先由小区收集,再由我们收运。但从成都发现本轮首例本土确诊病例后,就改为点对点上门收运垃圾。”张玉成说,他负责辖区内20个居家隔离家庭的生活垃圾收运工作,一趟下来大概需要2小时,尤其是没有电梯的老小区,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上下几趟后,便会十分闷热。
  “大家都在为抗疫而努力,我能做的就是做好本职工作。”张玉成说。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坚守与担当。每天20个点位,早晚2次固定收运,“早七晚七”的坚守,戴上口罩、穿上防护服,张玉成用实际行动温暖着这座城。

环卫小机械作业人员陈明树:“我有经验,一定能做好”

  52岁的陈明树是一名环卫小机械作业人员,如果没有突如其来的疫情,每天他都会驾驶着电动冲洗车行走在他的“一亩三分地”上,守护着城市的干净与整洁。但现在,他多了一个身份——金协和华兴项目部应急消杀组组长,这是他努力争取来的。
  做好防疫消杀工作,是有效预防和控制疫情传播的重要环节,但消杀工作不仅是个技术活,还是个体力活,且在遇到突发状况时需要15分钟内抵达现场。疫情发生后,陈明树第一时间主动请战。“去年疫情暴发后,我就负责消杀工作,有经验,一定能做好。”每天早上7点,“全副武装”的陈明树会准时出现在他所负责的区域,展开第一轮消杀工作。
  “我们都是电动消杀车和喷雾器搭配作业,在比较空旷的区域采用消杀车进行消杀,果屑箱、废弃口罩收集专用桶、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需要用喷雾器才能确保不留死角……”这都是陈明树在工作中总结的经验。
  这两天,除了常规消杀工作外,陈明树和队友还承担了成都市南桥街道核酸检测点消杀保障任务。放置垃圾回收桶、每2小时场内外消杀、检测完毕后进行全面消杀……从早上6点到凌晨2点,他始终坚守在一线。李明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谢燃岸
  图据武侯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