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人生地理坐标
王安石像。
宋仁宗像。
主持“庆历新政”的范仲淹。
此后的从政岁月,王安石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后来他在变法中推行“青苗法”等措施,正是得益于漫长的基层政治实践。对于青少年时期就立下经天纬地之志的王安石而言,仕途第一站扬州三年首秀,就让他在同行中扬名立万。
王安石入仕生逢其时,庆历三年(1043年)秋天到扬州任签判时,京城内,一场北宋建立近百年来锐意求变的改革正在迅猛拉开,后人将其称为“庆历新政”,一大批有改革之志的大臣如范仲俺、富弼、韩琦、杜衍、欧阳修等登上历史舞台。仁宗皇帝召集范仲俺、富弼的天章阁之对后,《答手诏条陈十事》成为指导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推恩信、重命令、减徭役”的十项改革主张,在全国如火如荼展开。
在扬州三年,年轻的王安石经历了四任知州,刚赴任时,正逢时任知州宋痒卸任,即将前往郓州(今山东菏泽市郓城县)任职。此后,陈商、王逵、韩琦先后出任扬州知州。此后的岁月,王安石和这四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交际:宋痒与王安石的叔祖父王贯之有交情,对新来的年轻干部王安石自然十分亲切,而王安石在还没有到任时,就为新落成的扬州府署园亭做了《扬州新园亭记》。此后,两人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友谊。
陈商之子陈洙与王安石都是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对于儿子同年之谊的朋友,陈商对王安石的照拂自是不必言说。至于官声不太佳的王逵,只在扬州任上待了四个月,王安石不但与其相安无事,十年之后,王逵离京外任,王安石还曾作诗《送王龙图守荆南》,祝他前程锦绣。
后来,历时一年半的“庆历新政”失败后,被贬的韩琦知扬州,则是王安石既期盼又遗憾的。遗憾的是改革派领袖被逐出朝廷,意味着“庆历新政”的失败;期盼的是,一步入仕途,就能在京城来的革新派领导手下工作。
天时地利人和之下,年轻的王安石在扬州小小的签判任上心无旁骛地工作和思考。对于17岁就立下以天下为己任的年轻人而言,工作的热情是可想而知的,加之一踏上仕途就遇上举国上下轰轰烈烈开展声势浩大的“庆历新政”,内心的工作激情得到了充分调动。公务之余,王安石对自己的要求极度严苛,不是放浪形骸寄情漫游于山水之间,而是利用一切空闲时间阅读和思考。对于王安石而言,广泛的阅读和学习不仅仅是求知,更多的是求“道”——圣人之道,效法先圣先贤修己安人的人生境界。
从王安石与朋友曾巩的书信往来之中,我们可以窥见他这一时期的阅读之广泛,思考之深邃,“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有时一读就是一个通宵,只稍稍打个盹胡乱洗漱下就匆匆忙忙到州府上班。加之王安石的不修边幅和邋遢是出了名的,看着他一早就衣冠不整的样子,韩琦以为年轻人夜夜耽于酒色放飞自己,于是语重心长地告诫:“年轻人,不要放松了自己,荒废了学习,最终毁了大好前程。”对于顶头上司不知内情的“理抹”,王安石只有尴尬地笑笑,依然故我如饥似渴地沉浸在知识的海洋。
正是这样的刻苦用心,三年的扬州岁月没有白过,王安石写成了自己的第一部学术著作《淮南杂说》。这部“计十卷,数万言”的著作问世,标志着王安石已经由一个初入仕途的读书人成功转型为初露锋芒、有思想深度的学者。并且一出手就有很高的学术水准,让同僚们发出可望而不可及的感叹。
从17岁随父亲到江宁开始,王安石的一生就和鱼米之乡江浙发生了奇妙的联系,仕途的起点在扬州,终老在江宁,以后任职的常州也在江浙。结束扬州签判任经过考评合格后,庆历六年(1046年)底,王安石获得的官职是大理评事、知鄞县事,从签判成长为县令,可以主持一方政事,独立施展从政抱负了。
鄞县(今浙江宁波鄞州区)地处东南沿海,属两浙路,是明州(今浙江宁波)州府所在地,有点相当于开封之于汴京,地位比一般的县明显更高,责任也更重。第二年三月走马上任时,正值蔓延全国由冬至春、旷日持久的旱灾,导致全国很多地方“五种弗入,农失作业”。严重的自然灾害,检验着年轻的王安石的执政才能。接下来,他将如何破局呢?
三年后,王安石离任时,他在首个独当一面的县令任上交出了优异的答卷,带领全县人民做了以下几件事:战旱灾、兴水利、贷谷民、联州县、忧天下。事隔多年后,王安石还受到当地人的爱戴,当地民众还为他建立了一座生祠。多年后苏东坡治理西湖有功,当地的老百姓也是这样对待老“市长”。
战旱灾。三年扬州签判任上的工作经历,使王安石具备了一定的处理基层问题的经验,加之良好的家庭教养和受父亲从政理念的影响,使他对民众的疾苦十分在意,上任后就马不停蹄地到基层实地考察,听取底层民众的呼声,和大家一起想办法抗旱。领导的示范是有很大鼓动作用的,全县人民被激发出宏伟壮志,最终,这场春夏之际的旱灾不仅没有造成饿殍遍野的惨景,反而迎来了意料之外的大丰收。
兴水利。鄞县东临大海,为明州第一县,境内河网密布,如此优越的地理环境,按理说应对旱灾毫无问题。但实现情况是,五代十国时专门负责疏浚治理河道的都水营田使到了宋代已经撤销,营田制度的废弃和地方官员长期的懒政,使得河道淤塞变浅,蓄水能力大打折扣。
秋收之后,王安石以这次旱灾让大家“捧着金饭碗讨口”为教训,动员农民利用冬季农闲疏浚河渠,轰轰烈烈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很快在全县范围展开。“庆历七年十一月丁丑,余自县出,属民,使浚渠川,至万灵乡之左界,宿慈福院。戊寅,升鸡山,观碶工凿石,遂入育王山,宿广利寺。雨,不克东。辛巳,下灵岩,浮石湫之壑以望海,而谋作斗门于海滨,宿灵岩之旌教院。癸未,至芦江,临决渠之口,转以入于瑞岩之开善院,遂宿。甲申,游天童山,宿景德寺。质明,与其长老瑞新上石,望玲珑岩,须猿吟者久之,而还食寺之西堂,遂行,至东吴,具舟以西。质明,泊舟堰下,食大梅山之保福寺庄。过五峰,行十里许,复具舟以西,至小溪,以夜中。质明,观新渠及洪水湾,还食普宁院。日下昃,如林村。夜未中,至资寿院。质明,戒桃源、清道二乡之民以其事。凡东西十有四乡,乡之民毕已受事,而余遂归云。”从王安石这篇短短两三百字名为《鄞县经游记》的工作日志中,可以发现他在短短12天时间里,把全县14个乡镇跑了个遍,每到一地,都要深入基层火热的建设现场,看采石工人凿石,深入村民院落宣讲政策,察看地形地貌。他每天起早贪黑奔波,晚上则借宿寺庙,是真真正正深入基层深入实际的好县令。
经过艰苦的建设,王安石带领全县人民完成了“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的浩大工程。他所创筑的鄞县石塘“上达县城,下过穿山”,“起于孔野岭下,自西而东,横亘以阻海潮,为镇海塘肇始”,被后人称为荆公塘。这些留存在地方史志上的记载,清晰地表明,这一造福于民的卓越工程,一直被后世所惦记。就像苏东坡、白居易之于西湖的苏堤、白堤一样,成为人们爱戴怀念他们的寄托。
这一年,王安石才27岁。
贷谷民。庆历八年(1048年)春,已经完成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王安石到基层考察走村串户时,一个反差极大的现象引起他的深入思考。在一首叫《郊行》的诗里,他发出疑问:“柔桑采尽绿阴稀,芦箔蚕成密茧肥。聊向村家问风俗,如何勤苦尚凶饥。”为什么春回大地一派生机勃勃,老百姓忙着采桑养蚕却愁眉苦脸呢?经过一番深入的调研,他发现这是每年春天青黄不接时,老百姓贫苦生活的真实写照。因为人多地少,粮食亩产低,贫困家庭往往这个季节就会断粮,看着即将成熟收割的庄稼却无米下炊。按每年的惯例,他们大都会以自家的土地为抵押,以高额利息为代价,向地方豪绅借粮贷谷来度过一两个月的饥荒。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年年辛苦年年忙,年年忙却年年闹饥荒。如果遇上灾年,老百姓还不起地主豪绅的本息,就会沦为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赤贫之家。有没有办法解决这种“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的症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