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5 四川-
A5四川
  • ·迁址科学城 助力成渝双圈打造科技创新中心
  • ·招标公告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中科院成都分院从华西坝搬迁到科学城,记者对话王嘉图院长

迁址科学城 助力成渝双圈打造科技创新中心

中科院成都分院建筑群。

中科院成都分院分党组书记、院长王嘉图

中科院成都分院一景。

  一个月前,中科院成都分院的官网上,悄然挂上了一条公告。“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已搬迁至四川天府新区新址办公,办公地点及通讯地址由武侯区人民南路四段9号变更为四川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00号。”
  从华西坝到兴隆湖畔,这是中科院建院以来最大规模的分院迁建工程,也是四川科技领域的一件大事。这也意味着,这个诞生于1958年的“老科研”机构将迎来新发展。
  华西坝,位于成都市武侯区,这里承载着老成都最开始的科学记忆。20世纪初华西协和大学成立,成为中国现代高等医学教育发端之一,至抗战时期接纳西迁的五所大学联合办学,教育、科研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科学城,位于四川天府新区,这里被赋予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使命,是未来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聚集一批西部地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研院所和大学创新平台,以及百余家高新技术重点企业。
  从成都科研的始发地,到面向未来的科创中心和科研高地,中科院成都分院此次搬迁有何重要意义?来到新园区之后又将有怎样的作为?带着这些问题,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对话了中科院成都分院分党组书记、院长王嘉图。

走过64年
如今“入住新园区启航新征程”

  记者:中科院成都分院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经和成都密不可分,并成为全国举足轻重的一支科研力量。能不能回顾一下中科院成都分院是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王嘉图:中科院成都分院一步步发展起来,我们对华西坝园区也是有特殊情感的。有天下午我专门到老园区里转了一圈儿,出来以后在外面“苍蝇馆子”里吃了个饭,然后发了个微信,我说带不走的还有华西坝园区“苍蝇馆子”的味道,我们会把这些珍
  藏在内心。
  从头说起的话,中科院成都分院成立于1958年,当时名称是中科院四川分院,成立时的核心和重点是围绕西南地区的战略需求,对西南地区存在的特色领域设立研究所,比如针对西南地区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成立了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针对西南地区丰富的生物资源,成立了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广大科技工作者迎来了科学的春天。1978年1月17日,中科院成都分院正式成立,占地205091平方米的华西坝园区也由此诞生,是集科研和生活于一体的综合性科研基地。
  2016年10月,位于四川天府新区的成都科学城园区破土动工。2018年5月,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成都市与中科院成都分院签署协议共建国科大成都学院。至2021年底,占地3700亩、建设用地1800亩、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的成都分院新园区建成。2021年12月23日,中科院成都分院举行“入住新园区启航新征程”仪式,开启入住新园区的新篇章。

履行新使命
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记者:请问这次搬迁有哪些考量?搬迁对于中科院成都分院又有怎样的意义?
  王嘉图:我们的华西坝园区虽然占地320亩,但工作区只有110亩,发展空间已经相对狭小了,为谋求未来进一步发展,我们就打算用置换的方式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老园区搬到新园区,换了瓶子不换酒也不行,怎么样在新时期做好规划和创新发展就非常重要了。
  随着国家提出要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中心两高地”战略定位的提出,尤其是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一点,和我们“服务国家战略,助推成渝发展”的理念十分契合。因此,我们的使命就非常清楚了。而成都科学城也借此要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科研高地”和“成渝综合性科研中心主阵地”,所以我们选择搬迁到科学城来开始我们的新使命。
  对国家战略需求赋予我们的新使命,我们打算建好国家实验室,如天府实验室和兴隆湖实验室;其次要建好国家的大科学装置和科教基础设施平台;同时要围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做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近十年来我们技术转移转化已为企业新增产值2000多亿,搬迁到新园区后,我们打算尝试以基金+成果+公司的形式,通过市场化的基金运作模式,助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此外,新园区投入使用以后,我们计划将这里建成成渝地区科技创新中心的一个核心区。中科院成都分院将会带动更多研究团队入驻园区,同时聚集一批愿意到成都发展的相关企业。我们的周边已经聚集了一批科技创新力量,一边是独角兽企业聚集地,一边是聚焦人工智能、科技金融的天府海创园。同时我们也可以为周边创新型企业开放我们的研究所,共享大型科研设备和科研数据,并组织一系列学术交流,形成科研条件的支撑。
  在人才聚集方面我们也将有所作为。建房子容易,吸引人才难,我们将依托园区内的各个科研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以及北大、清华、北航等学校的科研团队,聚集1万余名科创人才,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人才保障。

压力有点大
更多思考的是“怎么能出成果”

  记者: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离开了工作几十年的老园区,来到一个崭新的地方,内心有哪些感想?
  王嘉图:虽然从待了几十年的园区搬家了,但科学家的本质不会变,我们的职责使命不会忘,都是关心在科技创新上能做出什么成果,能为社会作出哪些贡献,无论新旧园区,这些是不会变的。
  当然,从华西坝园区搬过来以后,我们的办公条件和研究条件都上了好几个台阶,到这来后,大家心情其实比较复杂。老园区一草一木都留下了我们的记忆和情感,还包括老科学家勤勤恳恳工作的精神和形象,我们会永远记在心中。
  过去我们忘不了,到了新园区以后,我们更多感觉到的是一种压力。科研对外在条件的要求是一方面,但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在这个新的良好环境下,我们要去做什么,怎么样能出成果。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陈彦霏 杨涛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