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猎罪图鉴》海报。
檀健次 受访者供图
刚刚完结的悬疑剧《猎罪图鉴》,让“画像师”这个职业逐渐被众人熟知。《猎罪图鉴》讲的是画像师沈翊和刑警队长杜城搭档破案的故事。“画像”是这部悬疑剧的“戏魂”,檀健次饰演从艺术家转变为警察画像师的沈翊,在“打碎自己再重新组装”的过程中,学会用“善解人意”去包装内心的“孤傲”。
吸引檀健次出演《猎罪图鉴》的便是“画像师”这个职业。他说以警界画像师为题材的电视剧在国内很少,自己更没有接触过画像师,只是在以往的一些影视剧中看到过,但这些剧也是一笔带过,不会刻意展现这个职业。
接了这部戏以后,他在跟一些警界的朋友聊天时才知道,从事这个职业的人本身就很少,甚至有人称其为“警界大熊猫”,意思就是这个职业是警界里的“国宝”。
但画像师的意义仅仅在于为破案画像吗?檀健次说:“沈翊扔下了画笔,捡起了素描笔,去侧写人物、洞察人心、学习分析案件,其实是这个人物对追求真相的一种执着,也是他认为应该承担的一种社会责任。”
而这种社会责任反过来,也在改变着沈翊。“沈翊在没有接触‘画像师’这个工作之前,就是一个画画的。当他是艺术家的时候,内心是非常孤傲的。甚至可以说,他是一个有些疯狂的年轻人。但当因为他的画导致伤害了一位警察的时候,他用了7年的时间去打碎自己再重新组装,学会了用‘善解人意’的外在去包装自己内心的孤傲甚至疯狂。”檀健次说。
“我前期在研究这个人物的时候非常迷茫。因为他前后期的反差让我失去了方向。”檀健次不得不思考把握这种“反差”的“度”在哪里。在开了多次剧本讨论会后,有一天编剧和导演对檀健次说,他们之所以选择他来出演这个角色,就是因为檀健次身上的某些东西和沈翊很相似,例如,镜头前的檀健次内心中也有着小孤傲、小疯狂,但在生活里他又很平易近人,“他们让我不要想得过多,按照我自己的感觉来演就可以。”
生活里的檀健次是否也像沈翊那样用“平易近人”来包装自己的孤傲呢?檀健次说:“用通俗的话讲吧,我可能不是一个社交牛人,而是一个有些‘社恐’的人。我在外面遇到不熟悉的人时,可能会表现出自己很合得来,但其实内心对于和陌生人接触还是比较不自如的。”
人们并不是忽视檀健次的演技,但“帅”依然是人们对剧中沈翊的第一印象。檀健次说,“有的时候,它确实会成为我的一种阻碍。”
作为演员的檀健次会面临一个问题:题材限制。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他想去给自己争取某个角色的演出机会,可是别人会对他说,“你长得太好看了,我们需要糙一点的,你跟这个角色不符合”。
檀健次认为这话并没有什么错,每个演员都是有“适配度”的。但就他个人来说,他其实想挑战自己,去体验更多种类型的人物。“我也有很长时间把自己弄得特糙,不注意自己的形象,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可以接到这样角色的人。可是慢慢地我发现没有必要。”
檀健次最想告诉那些制片方和导演的是,其实他是想挑战一下那些没那么好看的角色,“我觉得我自己是有这个塑造能力的”。
“每一个演员都有自身的特点,我觉得没必要非得把自己‘打碎’了去迎合所谓的题材,我会以自己的方式塑造角色。”檀健次说。
檀健次已经31岁了。在对年龄讳莫如深的演艺圈,他倒不怕谈论自己的年龄,因为他觉得演员尤其是男演员,越老越值钱。因为阅历丰富了,价值观成熟了,演员的表演就会上一个层次,有可能创造出更丰富、更立体、更复杂的人物形象。
但是年龄的增长对身体的要求确实有“压力”。让自己活得更健康,才是他需要考虑的事情。不过,他也是该吃吃该喝喝,一旦发现自己胖了,会赶紧节食,控制一下。“人不能总是那么克制自己。”檀健次说偶尔也会“放纵”一下,寻找一下吃喝的快感。
与剧中的沈翊截然不同的是,檀健次是一个好动不好静的人。他说自己小学的时候上美术课,他画的是大树,但老师实在看不出来。于是他对老师说自己画的不是树,而是风。用檀健次的话说,学“琴棋书画”自己实在坐不住。直到后来发现学舞蹈,自己才能真正地安稳下来。
不过,自从接了《猎罪图鉴》,他开始走进各种画展,尝试着欣赏和理解那些画作,并透过这些作品与那些艺术家进行一种无言的、基于洞察人性的“隔空”交流。